廣告

職災法律協助方案明年上路 首創事件初判表、律師陪同資格放寬

出版時間:2025/10/23 19:15
生活 職場
六百 文章
勞動部推出「職災勞工及家屬法律權益協助方案」,明年上路。圖非當事人。林林攝 zoomin
勞動部推出「職災勞工及家屬法律權益協助方案」,明年上路。圖非當事人。林林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職災勞工、家屬常面臨與雇主資源不對等的情況,約有3成職災死亡案件,與雇主的和解金不到300萬元,勞動部今(23)日宣布,明年起啟動「職災勞工及家屬法律權益協助方案」,內容包含事發2週內提供職災初判表、移除行政調解階段律師陪同的資力限制,還有協助代墊申請假扣押的擔保提存金等。

職災勞工和解金額偏低

勞動部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要花約7700萬元,自明年起實施「職災勞工及家屬法律權益協助方案」,適用對象為在勞動場所發生職災的勞工,不包含通勤發生職災。

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職災不只是勞工受傷,若職災勞工是家中經濟支柱,也會讓家庭陷入經濟困境,不過,依據統計,職災死亡案件有約3成,和解金額不到300萬元,金額偏低。

勞動部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職災勞工及家屬法律權益協助方案」。梁建裕攝 zoomin
勞動部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職災勞工及家屬法律權益協助方案」。梁建裕攝

洪申翰強調,很多職災勞工、家屬,並非不想爭取更高補償金額,但跟雇主談判、協商過程,有太多現實面的無力,像是勞資雙方資訊不對等、權力不對等,或是急於獲得補償金,以解決眼前經濟壓力,因此草草接受等。

職災初判表2周內出爐

職災發生後,勞工、家屬跟雇主談判補償,約可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和解、行政調解及法律訴訟。

職災勞工及家屬法律權益協助方案在三個階段均有新措施。

洪申翰直言,很多職災勞工、家屬,跟雇主談判、協商過程,面臨現實面的無力。梁建裕攝 zoomin
洪申翰直言,很多職災勞工、家屬,跟雇主談判、協商過程,面臨現實面的無力。梁建裕攝

職安署長林毓堂表示,在和解階段,目前職災勞工及其家屬,可獲地方政府職災專業服務員(PAS)協助,但因勞檢單位完成職災調查,需要1到2個月,常常面臨導致PAS、職災勞工及其家屬,無法掌握職災確切原因,也不知道雇主有無違反勞動法令,因此,新方案要求勞檢單位在事發2周內,要提出「職災檢查初步分析表」,內容會包含上下包的承攬關係、災害原因分析,以及雇主可能違法的規定等,讓PAS、勞工及家屬,作為協商、調解或訴訟時的依據。

另外,新方案也提供職災勞工及家屬,全程律師陪同協助的補助,以及提供移工、外籍配偶家屬通譯服務。

林毓堂(手持麥克風者)說明,職災檢查初步分析表會在事發後2周內出爐。梁建裕攝 zoomin
林毓堂(手持麥克風者)說明,職災檢查初步分析表會在事發後2周內出爐。梁建裕攝

補助調解前律師諮詢

此外,在行政調解階段,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司長王厚偉說,現行規定要求,勞資雙方爭議金額要達到1萬元以上,勞動部才會補助律師陪同調解,但新方案取消此限制,另也增設調解前的了律師諮詢,以利事前溝通討論。

到了訴訟階段,王厚偉指出,現行規定要符合資力門檻,才能由法扶提供律師協助,但新方案中,職災死亡或重傷者,不需要資力審查,另外還新增補助刑事訴訟必要費用補助、民事訴訟費用補助從5萬元拉高到10萬元,且補助訴訟期間必要生活費免審資力、代墊職災死亡勞工家屬申請假扣押雇主財產的擔保提存金。

zoomin

洪申翰強調,新方案不是鼓勵爭訟,但希望讓職災勞工,能爭取有利補償,並讓雇主更重視職場安全。

他也提到,年底前勞動部會提出職安減災計畫,對過去職災問題完整檢討,希望讓職場環境大幅改善。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勞動部 # 職災 # 法律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