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稱輝達不會長期居全球市值龍頭 終有一天會成股市遙遠記憶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根據外媒《Marketwatch》報導,最近幾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進行的研究顯示,輝達不會長期維持其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地位,因為「創造性破壞」是推動長期經濟成長的基本力量。 2025/10/23 10:46 財經 國際焦點
「AI創造性破壞仍未知」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籲立法規範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央社】提出「創造性破壞帶來經濟持續成長」理論,成為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美國布朗大學榮譽教授霍伊特(Peter Howitt)警告,人工智慧(AI)雖帶來許多可能性,但也可能摧毀大量工作機會,需加以規範。 2025/10/14 17:50 國際 寰宇要聞
「創造性破壞」奪諾貝爾經濟學獎 揭示AI時代創新與衝突如何共存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美國學者喬爾.莫基爾(Joel Mokyr)、法國學者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與加拿大學者彼得.霍伊特(Peter Howitt)3人,因對創新驅動的經濟成長理論作出關鍵貢獻而得獎。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AI將會帶動更多的破壞式創新,改變未來更多商業模式。 2025/10/13 21:30 財經 國際焦點
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3名學者共享 證明創新才能驅動經濟成長 【編譯張翠蘭、陳怡妏/綜合外電】2025年度諾貝爾獎壓軸獎項經濟學獎周一(10/13)頒發,由來自荷蘭的學者莫基爾(Joel Mokyr)、法國的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及加拿大的霍伊特(Peter Howitt)獲得經濟學獎,因他們證明「創新才能驅動經濟成長」。 2025/10/13 18:43 國際 寰宇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