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新教保中心開幕!月費僅2千「百人候補」 5大超激育兒福利曝光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中華電信響應政府鼓勵生育政策及行政院「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2022年率先同業設置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今舉行愛國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開幕典禮,董事長簡志誠表示,開辦至今已有2280位小朋友受惠,持續尋找適當場所繼續推展教保中心,中華電信起薪大學4.3萬起、碩士5萬起,加上各項獎平均7.5個月,新鮮人甚至可領20多個月,碩士畢業進來可達成百萬年薪。 2025/07/29 13:07 生活 職場
彰化爆恐怖兒虐!某連鎖準公幼6童「私密處傷」受害百餘次 園方發聲喊告 【記者陳力維、於維奕/綜合報導】彰化縣某幼兒園近日爆發多名學童私密部位受傷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彰化縣議員許雅琳15日偕同受害家長召開記者會,說明第二次調查報告結果。根據監視器畫面顯示,短短兩週內,班上兩名老師竟在兩週內出現高達158次不當舉止,包含擦拭兒童下體,多次將手指伸進兒童肛門內涉性侵,導致學生私密部位與屁股受傷。會中有家長淚訴,女兒私密處掉一塊肉,還有男童肛門裂傷到睪丸,有創傷後症候群須接受心理治療! 2025/07/17 17:16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地方大小事
彰化爆恐怖兒虐!某連鎖準公共幼兒園6童受害百餘次 家長怒控:害私密處受傷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彰化縣某幼兒園近日爆發多名學童私密部位受傷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彰化縣議員許雅琳今(15日)偕同受害家長召開記者會,說明第二次調查報告結果。根據監視器畫面顯示,短短兩週內,班上兩名老師竟在兩週內出現高達158次不當舉止,包含擦拭兒童下體,多次將手指伸進兒童肛門內涉性侵,導致學生私密部位與屁股受傷。會中有家長淚訴,女兒私密處掉一塊肉,還有男童肛門裂傷到睪丸,有創傷後症候群須接受心理治療! 2025/07/15 15:15 社會 地方大小事
英國QS世界200強大學出爐 不只台大!台灣首度3校入榜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發布2026年世界大學排名,此次總計有3所來自台灣的大學院校進入全球前200名,表現較上一次佳;領先的台灣大學全球排名第63,較上一次進步5名。 2025/06/19 13:39 國際 熱搜話題
51遊行|近萬勞工喊出7大訴求 狠嗆「只顧政權、不顧勞權」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今天是51勞動節,勞團發起五一勞工大遊行,喊出反霸凌、增加國定假日、醫護教保補人力等7大訴求,並演出行動劇,批評政府阻攔醫療體系改善人力不足、過勞及低薪狀況,今日遊行有近萬人參與,遊行最後將寫有「只顧政權、不顧勞權」字樣的紙團,丟向總統府方向。 2025/05/01 17:04 生活 職場
身障夫妻傳大愛!立志成為大體老師 忌口養生十多年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愛不設限!顏徐承及妻子吳鳳琴雖然因為身障在生活上有諸多不便,卻一直樂於助人,為了順利捐贈大體,十多年前徹底改變生活習慣,愛吃美食的顏徐承開始忌口,除了醫師開的糖尿病藥,不吃偏方和保健食品,盡量保持身體健康,2年前顏徐承確診舌癌晚期,不到20天即病逝,吳鳳琴遵照先生遺願捐出大體,為醫學教育盡一份心力。 2025/03/25 12:55 生活 醫藥
嘉義縣市、苗栗縣調降幼幼班師生比 全教總喊話:應全國跟進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現行法規規定,幼兒園2歲幼幼班的師生比為1:8,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今(24)日表示,嘉義縣市已把幼幼班師生比降到1:6及1:5,苗栗縣則預計114學年度將至1:4,呼籲教育部比照,引導地方政府降低幼幼班師生比,透過合宜的師生比,提高幼教品質。 2025/01/24 13:43 生活 文教
公幼招生不足擅自減少師資 幼教工會喊話監察院糾正國教署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全國幼教產業工會今(15)日到監察院陳情,指出部分縣市政府便宜行事,讓公立幼兒園在招生不多的情況下,擅自減少師資,使得許多幼兒園班級僅有一位老師帶班,而教育部國教署雖然建議以有利幼兒方式編班來解決,但地方政府視而不見,影響幼兒權益。 2025/01/15 17:40 生活 文教
大學校務會議「主管混充教師代表」 教團喊話增基層師生比例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校務會議是大學決定重大事項的管道,今(13)日立法院教文委員會針對「大學亂象」舉行公聽會,與會教師團體提出,校務會議出現「主管混充教師代表」情形,應要求未具主管職教師的比例,學生團體則喊話,應修《大學法》修法,把大學校務會議當中,學生代表比例從現行10%,提高至25%。 2024/11/13 13:58 生活 文教
私立大學喊話學雜費統一調漲 教育部:適當時機、高度共識有機會 【記者王良博/台中報導】近年許多大學申請調漲學雜費均遭教育部拒絕,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今(5)日在私立大學校長會議上建議,大學學雜費應採取統一訂定漲幅,也就是一致調整而非現行大學個別申請制。對此,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回應,教育部有在搜集學校、學生團體、教團的意見,若有適當時機或有高度共識,可能會修改機制,但目前仍在徵詢階段。 2024/11/05 16:03 生活 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