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交保後下一步!沈富雄分析「3選擇」:最可能選這條路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遭羈押達1年之久的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將以7千萬元交保,並須配合科技監控及限制出境、出海與住居。前立委沈富雄預測柯文哲下一步,認為他接下來可能有3選擇。前立委邱毅則是呼籲柯文哲出來後,「少說話為上策。」 2025/09/08 12:08 政治
最血肉模糊手術!42歲男骨盆爆裂、內臟外露 致傷原因曝光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42歲的男子日前遭高處墜落的沙袋重砸,導致骨盆嚴重碎裂、直腸和膀胱破裂外露,傷口血肉模糊且大量失血休克,情況危急。他被緊急送往李綜合醫院苑裡院區,由駐診該院的臺中榮總外科主治醫師吳坤達率領團隊,在沒有電腦斷層掃描的情況下,緊急進行長達4小時的手術,成功將患者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 2025/09/06 15:28 生活 醫藥
安特羅川崎氏症風險分析軟體 貝可安明年上市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川崎氏症若未能在黃金治療期接受免疫球蛋白(IVIG)治療,約15%~25%的病童可能發展成冠狀動脈瘤或心血管後遺症。安特羅生物科技今日正式宣布,研發的「貝可安(PEKAN)」川崎氏症風險分析軟體,已於台灣兩大醫學中心完成臨床性能研究,具備穩定且高度準確的臨床鑑別能力,為 AI醫療器材在兒科領域的落地應用奠定重要基礎。 2025/08/25 15:06 財經 產業脈動
扁嫂吳淑珍上午才出院!返家吃水果又昏倒 扁目睹急救援 【記者王志弘、王勇超/台南報導】前總統陳水扁妻子吳淑珍(73歲)上周五(15日)突低血壓於家中昏倒一度命危,所幸南市消防局第一時間處置得宜,到院前恢復呼吸、心跳。吳淑珍經住院觀察3天,目前病況穩定、意識清醒,院方透露,經討論後於今天上午出院。上午10時許, 吳淑珍在丈夫陳水扁陪同下,由兒子陳致中、黃睿靚夫婦開車接回家。 據了解,吳淑珍出院後,上午在家吃水果時又昏倒1次,陳水扁剛好在旁邊看到;幸好經過緊急處理,吳淑珍已恢復清醒,目前在休息中。 2025/08/18 14:53 政治 地方大小事
扁嫂吳淑珍低血壓命危! 陳致中證實:到院昏迷指數3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前總統陳水扁妻子吳淑珍(73歲)昨天驚傳疑因低血壓命危,幸南市消防局第一時間處置得宜,到院前恢復呼吸、心跳。兒子陳致中今天發文證實,姿勢性低血壓是脊髓損傷病人的嚴重後遺症,到院時昏迷指數只剩下3,目前生命徵象比較穩定。代表爸媽十二萬分感恩各界祈福關心。 2025/08/16 10:34 政治 地方大小事
4歲童狂吐!幼兒園長驚見頭臉瘀青急送醫 竟遭媽男友抓撞牆頭骨骨折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擔任外送員的台南臧姓男子與一名單親媽交往,2024年2月25日凌晨,他到女友住處過夜,不知為何突然對女友的4歲兒施暴,毆打他頭部還抓起來撞牆,造成幼童左側顳骨骨折、血腫。審理期間,臧男承諾分期賠償15萬元,與女友達成和解,求法官給予緩刑,最高法院維持歷審見解,依傷害兒童罪將臧男判刑1年4月定讞,將坐牢。 2025/07/28 11:52 社會 法庭
經濟部Bio Asia大展秀AI輔助疫苗與抗肺發炎藥物 3亮點技術超吸睛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於BIO Asia–Taiwan 2025亞洲生技大會舉行開幕儀式,專館展出12項創新成果,涵蓋保健、預防、治療等領域,展現我國生醫科技研發實力。 2025/07/24 15:25 財經 產業脈動
研究抽血仍屬醫療行為!醫師公會轟台師大涉密醫罪 不可寬容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師大女足被迫讓非醫事人員抽血做研究,原來問題來自衛生福利部2012年曾函釋說研究計畫進行人體抽血採樣非屬醫療行為,意味阿貓阿狗都可以抽血,醫師公會今日強烈反對此論點,抽血屬於具侵入性之醫療專業操作,並不因是否涉及疾病診斷而有性質之不同,應由具醫療專業資格人員執行,否則違反《醫師法》密醫罪。 2025/07/17 18:45 生活 醫藥
專訪片|美女議員罹癌轉念!林珍羽險被痰噎死:人生只求爭一口氣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民眾黨美女議員林珍羽今年1月自曝罹患肺腺癌第一期,才37歲的她作息正常不吸菸,卻在健檢後發現肺部有1.2公分腫瘤,經過手術治療和半年復健,目前恢復狀況良好,面對突如其來的大病一場,她接受《知新聞》專訪,分享從罹癌到康復的心路歷程,正向的她感謝老天爺給自己機會,能重新規劃人生,更感嘆,「人生真的不求什麼,就求爭一口氣!」 2025/07/11 07:00 政治 首都風雲
食肉菌反常盛夏流行 8歲童不到2天毒性休克、壞死筋膜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A型鏈球菌俗稱食肉菌反常在盛夏流行!近來一名8歲童發燒、肌肉痠痛,隔不到2天就毒性休克症候群、壞死性筋膜炎、全身出疹,緊急收住加護病房搶救,目前住院超過一周。感染科醫師提醒,A型鏈球菌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建議暑假活動人多場合可戴口罩、勤洗手,避免飛沫和親密接觸傳染。 2025/07/05 16:18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