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法籍男「黑紙洗美金」!詐騙燒烤店老闆1700萬元 1人遭起訴、1通緝中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桃園市2名法國籍男子利用「黑紙洗美金」詐術,誆稱可以用藥粉將新台幣變成美元,燒烤店施姓老闆因此遭詐騙新台幣1700萬元;桃園地檢署今天(8/9)偵結起訴其中1人,另外1人通緝中。 2025/08/09 17:43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吃味精出事?女星頭皮發麻、嘔心想吐「像中毒」 食藥署曝真相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近年興起健康風潮,西洋芹被認為能排毒、低熱量,藝人李蒨蓉也跟風嘗試,但日前用餐完竟出現暈眩、噁心、想吐,像是中毒的症狀,由於老公卻完全沒事,讓她懷疑是近期頻喝西芹汁,導致身體對於味精較為敏感。過去曾網傳「吃了味精會頭暈、心悸」,食藥署表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麩胺酸鈉,只有在非常高劑量的麩胺酸鈉才會引起急性中毒,但沒有顯著的慢性毒性、致畸胎性或基因毒性。 2025/07/22 15:27 生活
全台5千人瑞!林友茂揭開長壽密碼 醫:吃澱粉好油防肌肉當柴燒 【記者林芳如、王煌忠/台北報導】104歲「老頑童」林友茂每周三次羽球訓練,球齡逾50年,今年挑戰世壯運羽球雙打,成功展現「活躍老化」。醫師表示,從年輕開始運動累積肌肉量、控制三高有助順利邁入老年,銀髮族應注重肌耐力訓練和平衡運動,吃足夠蛋白質、適度攝取優質油脂和澱粉,別都清蒸水煮,否則熱量不足時會燃燒肌肉,浪費吃一堆蛋白質。 2025/07/15 15:50 生活 醫藥
專訪片|林珍羽激推「被掏空後的能量美食」! 有牛味的麵、不軟爛潤餅入列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寧夏夜市、遼寧街夜市所在的北市中山、大同區為美食一級戰區,自詡為吃貨的民眾黨北市議員林珍羽也不藏私,首度在《知新聞》公開選區內私房愛店名單,第一站來到許肥牛肉麵店,除了最愛的招牌料理半筋半肉麵,還有獨家熬製牛汁滷味,都是她在跑行程空檔充電的來源,她也分享在地小吃,包括自己從小吃到大的阿財魚翅肉羹,還有父親、民眾黨立委林國成也推薦的禾溢承潤餅,以及海產店二代繼承創業的樂裙咖啡。 2025/07/11 07:10 政治 首都風雲
別把認知功能退化當老化!掌握失智前警訊 有望治療逆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學不會新遙控器怎麼用」、「說到一半就忘了要講什麼,又重覆說前面已說過的事」,許多家庭習慣把記憶退化當作正常老化,輕忽早期失智症警訊。醫師提醒,「輕度認知障礙」者每年約有10至15%會轉化為失智症,若能在此關鍵階段即時診斷、介入治療,有機會改善或穩定病情,建議認知功能退化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可就醫評估。 2025/07/05 18:44 生活 醫藥
早期篩檢阿茲海默症 專家揭關鍵在Tau蛋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隨著台灣核准兩款阿茲海默症新藥,失智症早期篩檢相當重要,台灣現行只能使用量表和規範來判斷病人「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但阿茲海默症只是失智症的其中一種,醫師指出,相較於類澱粉蛋白在阿茲海默症症狀出現前即可能沉積,Tau蛋白的出現則與神經損傷、病情惡化高度相關,是評估是否啟動治療的關鍵生物標記。 2025/06/25 13:59 生活 醫藥
阿茲海默症百萬新藥開打 精神醫揭3關鍵:納健保不樂觀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亞東醫院今(6/23)上午完成首例阿茲海默症新藥施打,推估全台約13萬名患者符合用藥條件,衛福部已核准2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創新針劑「樂意保(Leqembi)」與「欣智樂( Kisunla)」,且已有一款正式申請健保給付。不過,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認為「新藥的療效並不大」,並以藥價、病患人數與療效分析,認為納健保的可能性相當低。 2025/06/23 18:09 生活 醫藥
首例阿茲海默症百萬新藥開打!13萬人符條件 家屬:不是神藥、但延緩退化值得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亞東醫院今(6/23)上午完成首例阿茲海默症新藥施打。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推估全台約13萬名患者符合「早期阿茲海默症+類澱粉蛋白陽性」的用藥條件,但因治療費用約每年新台幣100至150萬元,實際可施打人數仍受限。 2025/06/23 10:21 生活 醫藥
失智症百萬新藥明開打 石崇良:年底前討論納健保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將逐漸增加,近期前衛生署長、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多年前被診斷失智症,相關議題再度引起討論。目前有2款年藥費要價約百萬,讓早期患者、有望延緩失智的單株抗體,取得衛福部食藥署藥品許可證,健保署長石崇良說,已有一款向健保提出給付申請,正在進行醫療科技評估(HTA),有望年底前進入評估。 2025/06/22 12:34 生活 醫藥
失智「延緩退化針」不是有150萬就能打 醫:3類人不適合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延緩早期阿茲海默症發病的兩款新藥將於下周開打全台首針,不過醫師指出,因為有15-30%點狀出血和水腫風險,不適合有吃抗凝血劑、腦部玻璃樣血管病變、有容易出血基因的人,花150萬元打針前要先做很多檢查評估,包括類澱粉正子攝影、腦部核磁共振、基因檢測,約自費8萬多元,大家也必須理解,打完針只能暫停退化,無法回到以前。 2025/06/22 10:05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