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爪畸形」父迎健康女!從3指到10指 北醫精準挑胚胎終結罕病宿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李先生罹患罕見「龍蝦爪畸形」,出生僅有三根手指、唇顎裂,被國際知名小兒血液腫瘤專家收養後赴美生活,歷經50多次手術,由於下一代發病機率約50%,北醫附醫花一年時間成功挑出1顆未基因突變且染色體正常的健康胚胎,李太太誕下完整十指女嬰,罕病遺傳命運終結於女嬰這一代,讓她直呼奇蹟想要懷二寶。 2025/11/20 20:03 生活 醫藥
打破黑箱限制!「AI選胚」準確率75% 降低母嬰風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生殖醫學新突破,TFC 台北生殖中心醫療團隊創新研發「可解釋性的 AI 胚胎預測模型」,能分析母齡、父齡、胚胎發育速度等臨床數據與影像資料,成功預測胚胎染色體是否健康,準確率達 75%,能夠讓醫師在沒有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 )」情況下預測胚胎健康,降低患者經濟負擔與風險,並提高懷孕成功率。 2025/11/20 19:54 生活 醫藥
大S效應!出國前打疫苗變多 接種高峰估落在12月底至春節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日本東京流感比去年提早6周進入流行期,16年來首次在11月發布「疫情警報」。診所醫師觀察,今年初大S事件提高民眾警覺性,為了出國旅遊而自費接種疫苗的趨勢比往年明顯,但施打高峰期預計落在12月底至農曆新年假期,屆時放寒假,家庭出遊需求將大幅增加自費疫苗接種。 2025/11/18 11:54 生活 醫藥
不孕症補助本月擴大「最高15萬」 試管寶寶家長分享求子路辛酸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4周年,今年11月起擴大辦理,首胎第1次申請最高補助15萬元,其後各胎第1次補助也由現行6萬元增加至15萬元。第3萬名試管寶寶的父親黃先生說,和太太經歷免疫和甲狀腺等問題、胚胎自然淘汰等,還好調整心態後,順利生下寶貝女兒;第2.5萬名試管寶寶的媽媽柯小姐經歷2次療程後生下兒子,希望若體力、經濟許可,能為孩子再添個伴。 2025/11/10 12:09 生活 醫藥
11月新制|試管嬰兒補助最高15萬 假日輕急症中心開診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11月將有3個新制上路,一、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未滿39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5萬元,39歲至未滿45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3萬元。二、假日輕急症中心開診,三、在宅急症照護和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新增健保給付攜帶式輸注器,提升抗生素治療的選擇彈性與品質。 2025/10/30 11:54 生活 醫藥
39歲做試管成功生子!41歲拚二寶卻遇「巴陶氏症」 醫籲高齡產婦做這篩檢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39歲王姓婦人因卵巢早衰,透過茂盛醫院試管療程成功誕下大寶,但41歲時再次懷孕,卻因胎兒罹患罕見的「巴陶氏症」而忍痛引產,生殖醫學科醫師李俊逸表示,巴陶氏症容易導致流產、胎兒心臟病變、腦部畸形等,且因高齡孕婦染色體異常風險顯著提高,建議採用「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婦產科醫師陳彥宇提醒,35歲以上高齡婦女應在孕期17週時接受羊膜穿刺檢查,其安全性與準確率極高,孕媽咪不需過度排斥。 2025/10/22 17:39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