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制|試管嬰兒補助最高15萬 假日輕急症中心開診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11月將有3個新制上路,一、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未滿39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5萬元,39歲至未滿45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3萬元。二、假日輕急症中心開診,三、在宅急症照護和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新增健保給付攜帶式輸注器,提升抗生素治療的選擇彈性與品質。
一、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
國民健康署自2021年擴大試管嬰兒補助,為了減輕不孕夫妻的經濟負擔,2025年11月起上路「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未滿39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5萬元,各胎第 2、3 次最高10萬元;39歲至未滿45 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3萬元,各胎第2、3 次最高8萬元。未滿39歲,最多植入1個胚胎;39歲至未滿45歲,最多植入2個胚胎。
國健署估計2026年受惠人次將超過3萬,依加碼後補助額度,預計全年需27億元。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2.0之補助金額,大約可涵蓋接受試管嬰兒療程醫療費用的53%,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上路後,平均可涵蓋77%,其中受補助者年齡未滿39歲者,更可達到84%。
二、假日輕急症中心開診
六都總共設置13個服務據點,分別為台北市3處(聯合醫院林森院區、昆明院區、信義門診部)、新北市2處(恩樺醫院、怡和醫院)、桃園市4處(龍潭敏盛、大園敏盛、大明醫院、中美醫院)、台中市2處(臺安醫院雙十分院、家健聯合診所)、台南市1處(永川醫院),以及高雄市1處(文雄醫院)。
假日輕急症中心專看發燒(如感冒、流感篩檢)、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喉嚨痛)、輕度腸胃道症狀、簡單傷口、小兒上述症狀處置等。就醫部分負擔比照基層醫療單位急診收取150元,預估一年3.6 萬件,2025年至2026年健保挹注2.8億點。
三、健保給付攜帶式輸注器打抗生素
健保署修訂「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新增於目標數內使用「輸液器 1 日型(攜帶式輸注器)」支付標準 ,提升抗生素治療的選擇彈性與品質,預估每年近4000人受益。另外,修訂「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獎勵方案」,新增給付「含輸液器1日型(攜帶式輸注器)」,推估約1萬人受惠,挹注預算約5千4百萬元。
健保署自今年8月起推動「門診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OPAT)」,輕度感染症病人免住院在門診即可打抗生素,但前線抗生素沒有長效針劑型,一天打3次,病人無法頻跑醫院。
健保署長陳亮妤表示,攜帶式輸注器可讓病人帶回家進行24小時連續滴注的精準治療,增加臨床醫師對於抗生素之選擇性及避免過度使用後線廣效性抗生素,兼顧國內感染控制之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