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寧靜車廂安撫恐導致親子被標籤化 衛福部1個月內與交通部共擬彈性作法

出版時間:2025/10/13 10:59
生活 醫藥
賴昀岫 文章
台灣高鐵今年9月22日上路「寧靜車廂」政策。陳怡文攝 zoomin
台灣高鐵今年9月22日上路「寧靜車廂」政策。陳怡文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灣高鐵今年9月22日上路的「寧靜車廂」政策,近期在網路上引發正反論戰,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3日)被問到此事時表示,相關安撫措施確實可能導致親子被標籤化,除9月2日已發函交通部協助督導高鐵公司外,也允諾在1個月內與交通部共擬彈性作法,不要讓兩方互相仇視。

針對寧靜車廂議題,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今天上午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詢時提到,若小小孩發出聲音,高鐵人員為協助安撫,也會給乖乖,是否贊成這樣的做法?石崇量表示,是不夠專業的做法,應該要先協助了解,因為孩子會哭鬧,是因為不容易表達需求。

陳菁徽指出,國外案例為促進生育率,都獎勵親子搭乘公共運輸,或至少明確寫出,哪些場域是親子友善的,反觀台灣高鐵寧靜車廂卻讓育兒族群大反彈,並追問高鐵人員舉牌、安撫給乖乖等,會不會導致這一組親子被標籤化,讓別人覺得就是這一組人在吵?石崇良回應,「有這樣的可能性」 。

石崇良表示,預計1個月內跟交通部共擬彈性作法,不要讓兩方互相仇視。葉志明攝 zoomin
石崇良表示,預計1個月內跟交通部共擬彈性作法,不要讓兩方互相仇視。葉志明攝

另外,針對近期網路上熱議的案例,有二寶媽被迫把大寶獨自留在座位,只為帶小寶到車廂間安撫,陳菁徽問,這是否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石崇良表示,維持車廂安寧,對多數乘客有好處、不反對, 但《兒少法》規定,交通方面還是要親子友善,已於9月初正式上路前發函交通部,督導高鐵公司,目前還沒收到相關回覆,預計1個月內跟交通部共擬彈性作法,不要讓兩方互相仇視。

高鐵統計,自9月22日至10月8日推動車廂寧靜以來,列車勸導案例,迄今各車次已進行超過1萬3千次勸導,平均每班次不到5件,進一步分析,其中,半數(49%)為在車廂內講電話,其次為追劇、聽音樂未戴耳機,超過二成(24%);其他多為大聲交談影響他人約三成(27%),幼/孩童相關僅為極零星個案,安撫幼/孩童所發出的乖乖累計87包。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寧靜車廂 # 高鐵 # 衛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