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空服員猝逝引關注 醫揭常見風險因子、有特定症狀才算「過勞」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近期傳出一名長榮航空空服員,在執飛4天米蘭「過勞航班」期間身體極度不適,返程希望座艙長啟動機上衛星醫療系統卻遭拒,最終不幸過世。
醫師指出,空服員長期輪班、跨時區飛行,確實可能造成賀爾蒙紊亂,睡眠品質不佳也會影響情緒與焦慮,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有研究顯示,高空環境暴露於宇宙輻射與部分癌症發生相關。不過,「過勞」在台灣為具體醫學診斷,須符合中風或心臟疾病等條件,並非一般形容詞,實際病因仍待釐清。
桃市空服員工會:不少人有免疫力偏弱或各種隱性病痛
近日社群有網友指出,一名空服員在執行航班時身體不適,但當班座艙長並沒有即時協助聯絡機上衛星醫療系統(medlink),下機時甚至忽視她的身體狀況及需求。該組員返台後住院,最終不幸離世。她希望大家可以理解,制度下的空服員健康正被侵蝕,希望這起悲劇能讓公司聽到組員的聲音。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在臉書發文表示,空服員這份工作,有很多特殊的承擔和風險,經常熬夜輪班過勞,高空的機艙中還有不同於地面的大氣壓力和紫外線,不少空服員都有免疫力偏弱或各種隱性病痛。
過勞為疾病診斷 需符合2大目標疾病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藍凡耘說,要先定義何謂「過勞」,在台灣,目前仍有認定的目標疾病,以心腦血管疾病為主,也就是說,要符合中風或者是心臟疾病等疾病診斷,並不是一個形容詞。
但空服員確實有一些健康上的問題,藍凡耘舉例,如時差和輪班問題可能造成賀爾蒙紊亂;高空宇宙輻射,則有文獻顯示,嚴重可能導致乳癌等特定癌症發生,雖然距離「職業病」都還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但還是可能造成風險。

長期睡眠問題 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另外,睡眠問題也困擾許多空服員。藍凡耘說,褪黑激素在台灣,目前還沒辦法在藥局直接購買,但很多空服員需要褪黑激素或助眠藥物,用來調整時差或輪班的問題,長期下來除賀爾蒙紊亂之外,也可能會影響情緒或變得比較焦慮,長期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目前陸續流出的社群對話截圖提到,該名空服員在外站時,就有出現畏寒等症狀。藍凡耘表示,這是一個症狀,但並不是特定的疾病診斷,可能需要進一步解剖,或從組織、器官等表現去判斷,也很難說當時是否面臨急性感染、免疫問題、新陳代謝問題、內出血,或其他系統性問題等,都有可能導致這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