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轉診單去醫學中心 門診費擬漲至1200元!醫急喊:安全帶繫緊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為鼓勵民眾落實分級醫療,小病別衝大醫院,崩壞醫療體系,健保署擬明年強化中心門診減量,並分兩波進行調整,若首波無法落實,第2波對策將祭出未經轉診輕症衝醫學中心,部分負擔恐漲至1200元。醫師吳欣岱力挺,並呼籲醫療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2025/10/29 09:44 生活
林口長庚副院長:兒童醫療困難不是昨天才發生 3-4成一定要留住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近年兒科醫師人力的議題,每隔一段時間就被提起,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昨透露,今年訓練的4名總醫師,大概都留不住;身為小兒科醫師的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則說,「兒童醫療遇到困難,不是昨天才發生的」,訓練出來的醫師約六至七成走向基層,剩下的三至四成一定要留住,因為醫院擔負的是重症、罕病、診斷困難的疾病治療。 2025/10/28 13:56 生活 醫藥
白袍高血壓別放任不管 3成追蹤3年變成「真高血壓」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白袍高血壓」是指在家量血壓正常,到醫院就自律神經緊張而血壓升高,醫師提醒,白袍高血壓患者約三分之一在追蹤2-3年後會變成「真高血壓」,因此需留意自身的血壓變化,而非放任不管,即便已有真高血壓,在家測量的數據可供醫師參考,避免過量用藥產生頭暈、無力等副作用,甚至跌倒受傷。 2025/10/26 10:30 生活 醫藥
主動脈瘤8公分大!北榮免開胸成功拆彈 男子擺脫中風危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主動脈弓部瘤如不定時炸彈,不僅有破裂危險,亦增加中風風險。63歲謝先生20年前曾因主動脈剝離接受傳統開胸手術,後續追蹤發現弓部動脈瘤逐漸增至8公分,但二次開胸,手術風險極高,醫療團隊評估後使用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手術,傷口僅針孔大,術後恢復良好。 2025/10/25 17:56 生活 醫藥
高雄建商父女1死1命危 搶救6天未好轉!家屬忍痛拔管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高雄有名建設公司老董疑因經濟壓力心情低落,上月28日在家留下字條後,開車載女兒一同離家。家人緊急報案協尋,警方據手機定位尋獲父女倆,但女兒已明顯死亡,父親則命危送醫,經搶救6天仍未脫險,家屬今天決定忍痛拔管。 2025/10/03 13:23 社會 突發現場
接棒高雄秀傳醫院院長!傅尹志曾接合「鱷魚咬斷臂」創首例 提三個共好願景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秀傳紀念醫院今天舉行院長交接典禮,由胸腔外科「國寶醫師」吳明和醫師交棒給骨科權威傅尹志教授,南科管理局、民代、週邊團體等地方人士皆到場觀禮,場面熱鬧;傅尹志提出「三個共好」願景,將讓醫院與在地鄉親、產業人才和生技廠商一起共好,展現秀傳體系在高雄路竹「落地生根」的用心,全力成為北高雄﹑南台南及高雄科學園區,最接地氣的健康守護。 2025/10/01 14:34 生活
高雄建商老董與女兒同車離家!驚傳1死1命危 案情曝光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高雄旗山今晨發生一起憾事。有名建設公司老董心情低落,在家留下紙條後,開車載女兒一同離家。家人緊急報案協尋,警方據手機定位尋獲父女倆,但女兒已明顯死亡,父親則命危送醫。警方說,現場無打鬥跡象,排除外力介入,已報請檢方相驗,以釐清案情。 2025/09/28 11:37 社會 突發現場
分析〡醫護缺工問題難解成機器人新藍海 生成式AI解決軟體問題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當人口型態走向高齡化,面臨對整體健康照護需求之增加,產業人士表示,護理人員是健康照護系統中重要核心的角色。而傳統機器人受限於科技能力,大多只能從事一些低階的、單一性質的工作,用在醫療照護上效能過低無法普及,但是生成式AI的出現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2025/09/27 18:18 財經 產業脈動
徐超斌堅持理念動人 衛福部長:提升偏鄉醫療不讓他失望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超人醫師徐超斌致力守護南迴偏鄉居民健康,倡議蓋南迴醫院十多年,今日不敵病魔離世。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表示,徐醫師話不多但對理念的堅持令人感動,知道他跟病魔奮戰許久,幾度撐過病危,希望他在天上繼續庇佑南迴地區民眾的健康,衛福部也會持續提升偏鄉醫療不讓他失望。 2025/09/19 18:06 生活 醫藥
北市動物園辦慰靈祭 追思已逝非洲象美代、棕熊小喬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非洲象「美代」、棕熊「小喬」、白犀牛「犀敏」相繼因病離世,每年農曆7月期間,動物園皆循例舉辦「慰靈祭」,藉由民俗科儀緬懷離開的動物夥伴們,也為園區的動物與人們祈福。 2025/09/17 13:06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