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〡醫護缺工問題難解成機器人新藍海 生成式AI解決軟體問題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當人口型態走向高齡化,面臨對整體健康照護需求之增加,產業人士表示,護理人員是健康照護系統中重要核心的角色。而傳統機器人受限於科技能力,大多只能從事一些低階的、單一性質的工作,用在醫療照護上效能過低無法普及,但是生成式AI的出現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世界各國都面臨護理人員短缺
護理人力短缺為世界各國共同的挑戰,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 年《State of the world's nursing》、2021年《Global 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nursing and midwifery 2021-2025》,建議各國至2030年,每年護理畢業生應以8%成長,以因應各國護理人力的需求。
衛福部《護理人力政策整備中長程計畫》也指出,根據國際護理人力2030供需預估原則,台灣至2030年護理人力需求數約為24.1至26萬人,以2023年護理執業數18.6萬人計算,需新增5.5至7.4萬護理人力。另外美國需新增20萬護理人力,加拿大需新增12萬護理人力,日本需新增66至76萬護理人力,新加坡需新增2.4萬護理人力。
Nurabot是台灣跟日本攜手合作開發
護理機器人「Nurabot」在台北國際電腦展由鴻海與臺中榮民總醫院、川崎重工,共同研發的AI護理協作機器人。鴻海表示,Nurabot預計將於今年內部署至台灣地區的合作醫院,並由全球百大智慧醫院之一的臺中榮民總醫院率先導入應用,預估可減少三成護理工時,提升照護效率與品質。
「Nurabot」結合 NVIDIA Isaac Sim 機器人模擬平台、OVX 高效能計算架構以及 AGX 平台,運用數位孿生技術與人工智慧,在部署前精準模擬機器人在實體醫院環境中的操作,確保高效與精準執行任務。「Nurabot」配備兩個可抓取物體的機械手臂、一個貨艙和自動行走功能,可以代替護理人員執行各種任務,主要包括運送血液檢體、運送藥物、設施介紹以及對患者進行衛教。
至於長佳智能與群聯所合資成立的長聯科技,也推出「愛寶」,董事長李友錚表示,愛寶是未來醫院內許多AI應用的載體,第一代愛寶將提供四大服務,環 境導覽、衛教諮詢、物品運送與遠端查房,第二代愛寶則將會再加入非接觸式生理資訊量測與環境監控,並申請成為醫療器材。」據長聯內部評估,對分擔護理師負荷的目標來算,第一代愛寶的表現可達30%,第二代更能提高至50%。

護理人力負擔提升照護品質
產業人士表示,面對未來高齡社會型態,使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資料於臨床照護上已逐漸形成,近期國內多家醫療院所與科技業者,發展相關應用工具系統,藉由生理數據蒐集與醫療資訊整合平台,串接醫療及照護相關的智慧系統模組,重新設計並建立新的臨床流程與管理系統。提高醫護人員照護效率,降低照護錯誤的發生。
加上未來世代為智慧科技時代,如何透過科技減輕護理人力照顧負荷,利用物聯網、智慧化裝置及遠距技術輔助照護人員,可無線存取並蓋動態蒐集病患資料,以促成行動化護理,甚至能依據測量結果,提出護理診斷和照護建議,以改善護理人力負擔,提升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