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〡鴻海科技日落幕 法人解讀今年透露訊息及未來投資方向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鴻海年度旗艦科技大會鴻海科技日2025(Hon Hai Tech Day,HHTD25)正式落幕,對於投資人來說,該怎麼看今年的活動?又有哪些的投資訊息?法人表示,鴻海強調未來的3大科技趨勢,AI、電動車及機器人,在這次的科技日中,鴻海也以這些為主軸,展出集團強大的垂直整合實力,說明鴻海轉型的方向,對於投資人來說,就算對於鴻海目前200多元的股價還有多少上漲空間有所忐忑,但也可以從本次聯合展出的公司中找尋可以投資的標的。
鴻海今年以「加速想像(Accelerating Imagination)」為科技日活動主題,向全球展現其加速轉型為AI驅動科技平台服務公司的決心。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正在從勞力密集型公司轉型為技術密集型公司,討論技術的角度,不是如何為他人製造的產品,而是如何為整個生態系統帶來的核心競爭能力。鴻海的競爭優勢在於垂直整合,合作夥伴也深知鴻海能快速、確實、並以規模化的方式,將想法化為現實,這也是鴻海在面對AI與量子前瞻科技領域時,具有良好起跑點。」
法人表示,鴻海今年科技日今年加入更多人工智慧、科技和汽車領域的領導企業,當然堪稱是目前AI領頭羊的NVIDIA、OpenAI、Alphabet外,另外還有IBM、ABB Robotics、Uber和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FUSO),以及台廠的東元等。
鴻海「AI Factory」全面展現垂直整合實力
鴻海今年在「AI Factory」展示NVIDIA GB300 NVL72 AI伺服器機櫃系統、AI資料中心高效散熱全方案及內部高速連接器等AI基礎設施關鍵解決方案,同時呈現超級算力中心與生態系統平台,全面展現在AI領域研發、製造與應用的垂直整合實力。
而鴻海也建構「AI Factory」新模式,讓開發AI的公司不需要自己蓋資料中心,只要專注設計、訓練、創造,而鴻海負責提供最強的基礎設施、最穩定的維運系統、軟體平台與專業服務,讓客戶加速產品開發、縮短上市時間,讓創新更快落地。
法人指出,鴻海面對AI的強大需求,不僅母公司本身已積極轉型AI,旗下子公司們更是有不同的布局發展,這些子公司們近期也有陸續舉行法說會,投資人可以透過公司在法說會釋出的訊息,去尋找明星標的。
鴻海集團全面布局電動車鎖定日本、東南亞等市場
電動車部分,也是今年鴻海科技日的年度重點,鴻海也推出全新的MODEL A電動參考車,以「Being White」的造型哲學,體現了簡約、純粹和持久的理念。MODEL A在去年HHTD24以靜態方式展出,即獲得外界不少關注與好評,鴻海建立車型開發團隊,長期調查日本市場並針對使用者的工作與生活需求,重視純粹性與靈活性,融合日系美感,具備可對應各種場景和需求的擴展性。
MODEL A最大限度地採用了通用(off-the-shelf)零組件,以達到Time To Cost、Time To Market的目標。未來配合客戶時程,MODEL A將以日本電動車市場為上市首發地,後續已和品牌客戶商談,於東南亞市場採用的可能性。
而鴻海旗下成立於2020年的鴻華先進,今年更是一口氣推出MODEL D、MODEL U、MODEL T車型的全面優化升級版本。
多款AI人形機器人搶進不同產業
另外在機器人部分,鴻海今年更是首次在現場展出工業級AI人形機器人、晶圓搬運機器人、遙控操作靈巧手以及服務型人形機器人。同時,還分享了基於數位孿生中,Al機器人精密組裝工站的運作情形,看AI如何幫機器人「練功」。
鴻海與NVIDIA深度合作開發的工業級AI人形機器人,包括輪式機器人,具備移動效率高、續航久、維護簡單優點,特別適合在平整的產線環境長時間作業;另一種是足式機器人,能上下臺階、跨越障礙,動作更接近人類,適用於地形複雜的工廠場景。
法人指出,機器人的未來發展空間大,鴻海旗下子公司也不約而同有不同機器人領域的布局,龐大的機器人商機,也是可以從鴻海集團旗下找到具有亮點的投資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