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實投書重傷健保形象 衛福部正式籲求《刺胳針》撤稿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住院醫師日前投書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錯誤引用數據做出失實論述,導致誤導性結論,嚴重傷害我國醫界及健保形象。衛福部今日(4/30)投書該期刊,除澄清事實外,亦嚴正要求期刊撤回該文,以維護台灣醫療體系國際專業聲譽。 2025/04/30 19:33 生活 醫藥
統測|國文閱讀量大、觸及多方知識 高中老師:對考生是嚴峻考驗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四技二專統測今(26)日登場,今天下午國文、英文已考完。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表示,下午考試未有重大違規或突發事件,多數違規是攜帶手機入場。此外,對於今年統測國文科試題,高中老師分析,題目閱讀量大、觸及法治、經濟等多方知識,雖題目立意良善,但對考生來講是嚴峻考驗。 2025/04/26 18:58 生活 文教
統測|首日上午無重大違規 設計群考繪製汽車、VTuber入題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四技二專統測今(26)日登場,今天上午考專業科目(二),涵蓋電機類、設計群及英語類等。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表示,各考區秩序良好,無重大違規。高職老師則評論,設計群專業科目試題提到汽車,和關稅時事有關,另外,英語類專業科目有虛擬直播主(VTuber)現象、防災教育結合新興科技等主題入題。 2025/04/26 15:16 生活 文教
亞洲首例!衛福部:台灣有很強半導體+健保 10院成立「負責任AI」中心應用22.9萬人次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科技進步,人工智慧(AI)運用廣泛,在醫療上也是百花齊放,衛福部今(4/21)舉行負責任AI執行中心成果發表會,目前全台共有10家醫院參與項目,這半年來已有22.9萬人次導入負責任AI落地應用,衛福部直言,台灣現在有一個非常強的半導體,另一方面有非常強的健保系統,這兩個部分如果能夠結合起來的話,對於整體民眾未來在臨床準確性會大大提高,台灣是除了美國跟歐盟之外,亞洲第一個AI執行中心。 2025/04/21 16:17 生活 醫藥
AI也難逃被PUA!只要你「這樣做」 人工智慧表現更賣力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隨著生成式AI人工智慧的高速進展,使用ChatGPT、Gemini、claude AI或Deepseek等大型語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來作為生活應用抑或是工作輔助,已經相當普遍,但AI的答覆與回應內容是否足夠詳盡,牽涉因素相當廣泛。不過近期有人發現,AI人工智慧疑似也可以被「PUA」(操弄、控制、情緒勒索)?只要稱讚另一種LLM、或用激將法,那麼你使用的AI就會更賣力! 2025/04/18 19:17 生活
蘋果強化AI競爭力的關鍵策略曝光 將開始分析用戶設備數據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彭博知名科技記者古爾曼(Mark Gurman)報導,蘋果將開始分析用戶設備上的數據,以提升其AI平台競爭力,趕上其他競爭對手。 2025/04/15 18:31 財經 產業脈動
台師大工教系轉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 首屆獨招15人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順應產業趨勢及人才需求,8月起台師大科技與工程學院,新增「車輛與能源工程研究所」,藝術學院也增設「藝術產業高階經理碩士在職專班」,原本將停招的工業教育學系,則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招收15個名額,採單獨招生,開放統測機械群、電機電子群學生報考。 2025/04/15 10:52 生活 文教
美國學生濫用AI寫作業 教師擔憂抄捷徑最後什麼都不會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自從生成式人工智慧(AI)出世後,美國莘莘學子濫用AI寫作業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儘管老師千叮嚀萬交代,回家作業不可以用AI寫,但學生實在忍不住AI寫作業帶來的省時與高分誘惑,所以大多把老師的話當耳邊風。現在老師們越來愈擔心,如果學生再繼續濫用AI下去,可能畢業時該學會的東西都不會。 2025/03/18 16:22 國際 寰宇要聞
Call out片!高中生作業不會寫找作者求救 教授徐國能:最大的幸福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高中生散文《第九味》閱讀測驗作業寫不出來,竟撥電話向作者求救?一名桃園武陵高中的男學生在寫作學習單時理解不易,居然突發奇想,直接撥電話給台師大國文系教授徐國能,他坦言接到學生的這通「求救」電話相當意外,但仍親切解釋解說。而學生則非常感謝教授的淺白解釋表示可以懂了、大聲致謝,電話掛斷後全班學生歡呼,還有人把過程拍攝影片PO文,網友們直呼不可思議! 2025/03/15 15:39 生活 文教
蘋果又跳票了! 證實新一代Siri語音助手延後至2026年發表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蘋果證實,將延遲發表新一代AI語音助手Siri,預計將在明年「某個時候」推出。蘋果在聲明中表示,新的個性化Siri可以造訪用戶的個人數據,如電子郵件、訊息、文件和照片等,以更好地理解用戶需求並幫助完成任務,但實現這些功能所需要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 2025/03/08 15:00 財經 科技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