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分析|「宜蘭輸不起」綠出奇招換政治素人上場 藍白合契機未到

分析|「宜蘭輸不起」綠出奇招換政治素人上場 藍白合契機未到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2026大選佈局,民進黨矢志奪回民主聖地宜蘭執政權,經黨主席賴清德私下使力,地方派系合力支持宜蘭信賴之友會理事長、律師林國漳,選對會也拍板徵召,而宜蘭縣黨部日前放榜三星鄉長、五結鄉長、羅東鎮縣議員參選名單,進度遠超前其他選區及藍白佈局。地方人士觀察,國民黨議長張勝德家族紮根深,但藍議會分裂,部分轉向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跟著跑拜會行程,選情尚未明朗,該人士認為待藍確定縣長人選後,才會跟民眾黨前立委陳琬惠談合作條件。
綠選對會拍板何欣純戰台中市長 出奇兵派他選宜蘭「2戰將發聲」

綠選對會拍板何欣純戰台中市長 出奇兵派他選宜蘭「2戰將發聲」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民進黨2026佈局,選對會繼上周拍板嘉義市、台東縣徵召人選,今天再朝台中市、宜蘭縣邁進,建議徵召立委何欣純選台中市長、政治素人律師林國漳選宜蘭縣長,嘉、東、中、宜四區人選將於22日報中執會通過後進行徵召。民進黨中央黨部也開放有志角逐者登記、表達意見,登記時間今起至10月31日止。
虎爸虎媽下的名校生確診PTSD AI精準醫療揭開治療新方向

虎爸虎媽下的名校生確診PTSD AI精準醫療揭開治療新方向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美國一名大學生在虎爸虎媽的期許下考上常春藤名校,但長期承受壓力導致身心狀況惡化,最終不得不轉學至社區大學。後續檢查確診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而非傳統的憂鬱症,經過調整治療方式後,他病情迅速恢復,甚至立志報考醫學院,希望未來成為精神科醫師,幫助更多病友。 但當地精神科醫師最初並未認同這一診斷,凸顯出精神醫療仍多依賴「症狀指標」來判斷,存在誤差與落差。專家指出,若能導入更精準的檢測方法,將有助於縮短患者求診與治療的過程。
柯克遇刺亡!創辦青年組織活躍3500所大學 川普下令全美為他降半旗4天

柯克遇刺亡!創辦青年組織活躍3500所大學 川普下令全美為他降半旗4天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右派青年政治領袖柯克(Charlie Kirk)周三(9/10)在猶他谷大學​​遭槍擊身亡,得年僅31歲,震驚各界。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柯克迅速從政壇無名小卒一躍成為現代保守派政治運動的先鋒,並成為川普總統最親密的親信之一。他以在全國各地的校園舉行露天辯論而聞名,而其創辦的青年組織活躍於3500多所大學校園,更在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助川普爭取年輕選民,發揮關鍵作用。川普已下令全美各地降半旗悼念。
人物|模範漁民李美金一甲子海女人生 生活所迫到愛上「1日不下海全身癢」

人物|模範漁民李美金一甲子海女人生 生活所迫到愛上「1日不下海全身癢」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農業部於本(9/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由漁業署署長王茂城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本屆最年長的71歲的李美金從事海女職業59年,緣起於生活所迫,但逐漸愛上這片海,直言「一天不下海全身就會發癢」,但海象洶湧工作辛苦,不讓後代從事,隨海洋資源減少、垃圾變多,她除了會帶人去潮間帶撿垃圾外,也會進行文化知識傳承,成為一名「潮間帶達人」。
核三公投|在安全與經濟找平衡:500萬人同意才過門檻 「對政府有拘束力」

核三公投|在安全與經濟找平衡:500萬人同意才過門檻 「對政府有拘束力」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電核三發電廠停機3個月後,全國公民2千萬餘人將共同決定核三廠的下一步,藍綠白立委在投票前(8/20)特別赴核三考察,恆春地方鄉親衝到廠外,抗議公投案「霸凌」屏東人,這場公投的背後,是賴政府和在野陣營對能源話語權的競爭,也重新檢視國內擁核vs反核民意,根據公投法規定,今(8/23)需有500.5萬人投下同意票,且多於不同意票數,「重啟核三」公投案才通過。
公投前夕|藍綠白立委核三廠前交鋒 場外居民高喊「不要欺負恆春人!」

公投前夕|藍綠白立委核三廠前交鋒 場外居民高喊「不要欺負恆春人!」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將於明天登場,是否延役成為全國矚目焦點,就在公投前夕,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0日赴屏東恆春核三廠考察,藍綠白立委同場激烈交鋒,未在委員會名單的民進黨屏東立委鍾佳濱、徐富癸特地前來「踢館」發聲,批評公投設計「只針對核三,是在欺負屏東人」,廠外同時有數十位居民集結抗議,高喊「不要欺負恆春人!」,場內外的對立,也讓這場重啟核三公投更充滿張力。
專訪電影看板職人|畫3千幅拒高價收購!李國明溶皮黑指手抖:要畫到沒力為止

專訪電影看板職人|畫3千幅拒高價收購!李國明溶皮黑指手抖:要畫到沒力為止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見證手繪電影看板大起大落!現年71歲的手繪電影看板大師李國明,16歲入行當學徒,從業至今超過40年,作品超過3千幅,曾有法國人出價2千美金購買他的《羅馬假期》畫作,但他婉拒,只為將藝術留在台灣。隨著數位繪圖印刷崛起,手繪市場沒落,他一度轉戰車廂、飛機彩繪,甚至選里長。如今邁入古稀之年的他重拾畫筆,只為用餘生傳承電影記憶與手繪文化,他接受《知新聞》專訪,回顧手繪看板市場的興衰,即使雙手因洗畫筆的職業傷害顫抖,但他仍堅持作畫,重繪復刻千幅電影海報,重現當年風華,彙集成畫冊保存展覽,直到不能畫為止。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