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模範漁民李美金一甲子海女人生 生活所迫到愛上「1日不下海全身癢」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農業部於本(9/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由漁業署署長王茂城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本屆最年長的71歲的李美金從事海女職業59年,緣起於生活所迫,但逐漸愛上這片海,直言「一天不下海全身就會發癢」,但海象洶湧工作辛苦,不讓後代從事,隨海洋資源減少、垃圾變多,她除了會帶人去潮間帶撿垃圾外,也會進行文化知識傳承,成為一名「潮間帶達人」。

本屆12位模範漁民橫跨不同年齡層,從35歲到71歲,涵蓋青年、中壯年與資深漁業工作者,其中女性漁民佔3位,展現出漁業群體的多樣化與包容性。獲獎者們來自遠洋、沿近海、養殖、漁家婦女及漁業資源保育等五大領域。
71歲的李美金小時候因生活困苦,12歲起就跟隨大人踏上海田賺錢,有著超過一甲子、59年的經驗熟稔潮間帶節氣與物種習性,如春天撿螺貝敲石蚵、夏天曬小管乾、秋天撿七星螺與貝類、冬天採紫菜與海菜,展現卓越環境適應力與深厚傳統智慧,被譽為澎湖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資深海女與「潮間帶達人」,直言「一天不下海全身就會發癢」。
在奉獻家庭之餘,也積極投身地方公共事務,曾連任澎湖區漁會代表、理事、監事,服務長達20年,為漁民權益奔走不遺餘力。此外更將海上技藝轉化為教育資源,經常應邀至澎湖縣文化局、社區大學與科技大學擔任講師,教授漁產加工與傳統漁撈技術,致力於文化保存與在地知識的傳承。
李美金表示,現在老了要退休,海是她生活的最愛,也習慣靠海生活,「不然這行真的很辛苦」,她從業以來最深的記憶就是,曾遇到10公斤的超大尾鱸鰻,但怕就抓不到,海裡刺激很多,以前海裡的漁獲多,隨時去都有錢賺,現在海的生態逐漸不好,沒有漁獲垃圾還多。
她會帶人去潮間帶撿垃圾,對子孫比較好,李美金強調,還是有人從事海女,但很辛苦,所以也不讓小孩從事此工作,這個工作不用什麼必備技能,但要懂潮汐且海浪也多,年輕人找工作比較不愛。

另外11位優秀的模範漁民包含,2020年取得高雄首座漁電共生示範場認證並導入新型專利漁電共生養殖池結構鄭志強、資歷超過1甲子的資深海女與「潮間帶達人」李美金、養蚵媳婦2012年起協助彰化區漁會創立「芳苑新住民家政班」陳惠貞、16年來在鼻頭漁港致力於海洋環境守護參與推動超過300場淨灘與淨海活動余孟怡。
深耕遠洋漁業18年陳皇誠、長年耕耘北部沿近海漁業的李明樺、親自規劃打造全台首艘配置冷循環管路系統的扒網漁船陳正文、產銷制度改革的領航者黃嘉正、從機械維修技師轉型為職業船長並自律遵守禁漁期林宏達、2021年取得全台第一張水產類農產品初級加工場證鄭瑞隆、養殖龍虎石斑與午仔魚場域取得產銷履歷驗證與歐盟認證蔡聖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