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每天醒來像沒睡!醫揭「睡眠殺手」關鍵症狀 一半國人都中標

每天醒來像沒睡!醫揭「睡眠殺手」關鍵症狀 一半國人都中標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49歲周姓男子長期受打呼困擾,睡眠品質每況愈下,「忽大忽小」的鼾聲不僅讓自己時常半夜驚醒,更讓太太擔心他「睡一睡就沒氣了」,他嘗試陽壓呼吸器治療,卻無法適應機器聲響,反而睡得更差,最終尋求臺中榮總協助,在醫療團隊的評估下接受「達文西手術」,成功解決困擾多年的睡眠呼吸障礙問題。
13年打造首創AI腦影像技術 名醫楊智傑奪「創新界奧斯卡」(專訪)

13年打造首創AI腦影像技術 名醫楊智傑奪「創新界奧斯卡」(專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13年磨一劍加上AI助力,陽明交大醫學系主任楊智傑開發出領先全球的腦影像分析技術,榮獲「創新界奧斯卡」愛迪生獎金獎,新技術突破現有深度學習系統限制,加入「時間」變量,建立138個大腦灰白質區域的退化軌跡模型,不僅客觀量化精神病患腦部各區退化情形,且能預測退化趨勢,進而鎖定關鍵異常腦區給予精準治療,未來可望擴展至神經退化性疾病。
輝達GTC將發表|台大AI輔助診斷胰臟癌領先全球 存活率大增至80%

輝達GTC將發表|台大AI輔助診斷胰臟癌領先全球 存活率大增至80%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胰臟癌由於早期無明顯症狀、診斷困難且進展快速,致死率極高,被稱為「癌王」。早期胰臟癌在電腦斷層影像中猶如海底撈針,約有40%被遺漏,診斷成功率大幅仰賴醫師經驗與工作負荷,為臨床一大挑戰。 台大醫院開發出全球首套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對早期小於2公分胰臟癌具80%檢出敏感度,整體準確率更突破90%,存活率大增至80%,有別於2公分以上存活率僅10%。此項AI應用也將在2025輝達GTC大會發表。
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台大攜手北醫找到關鍵抑制基因

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台大攜手北醫找到關鍵抑制基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肝癌局部治療、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雖然逐漸進步,卻仍有許多病人未能找到有效療法,台大醫院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確認YAP、STK40與SLK三個基因表現量與肝癌病人存活密切相關,前兩者可直接控制YAP活性影響肝癌細胞惡性度,因直接抑制YAP會殺死其他正常細胞,未來透過抑制STK40與SLK將成為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椅子測出過動兒!高醫創AI情境教室 15分鐘檢測出爐

椅子測出過動兒!高醫創AI情境教室 15分鐘檢測出爐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注意力不集中合併過動症(ADHD)是兒童常見神經行為疾病,每班級會出現1至2名過動兒,過去診斷倚賴臨床觀察,近期高醫利用ADHD兒童不專心及過動的特點,透過AI智慧醫療計算兒童在「椅子」上移動大小、偵測眼球運動等客觀評估,使ADHD病情在學齡階段就能精準診斷、即時治療,而這套工具評估過程僅花15分鐘,獲專利認證推廣至多家醫院使用。
肺腺癌關鍵守門員曝光!缺少一蛋白 腫瘤長更快縮短存活期

肺腺癌關鍵守門員曝光!缺少一蛋白 腫瘤長更快縮短存活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肺腺癌發生與多種基因異常密切相關,因此肺癌基因定序可以提供臨床醫師重要資訊來決定標靶治療方式,但無法提前預測病人對標靶藥物的敏感度,國衛院今日發表最新研究發現,DUSP22蛋白扮演調控癌細胞增生與侵襲性的守門員角色,DUSP22蛋白的表現高低會影響肺癌細胞增殖、存活與侵襲能力,並進一步阻止腫瘤進展,提供未來精準治療嶄新方向。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