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溜不回梧棲當小鎮醫生 兒虐氣喘名醫黃璟隆愛出診間「做傻人的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兒童是弱勢中的弱勢」國內兒童過敏氣喘與風濕領域權威、土城醫院名譽院長黃璟隆為了孩子,樂當傻子走出診間開啟斜槓人生,帶著團隊全台跑透透做氣喘衛教20年,經常跟颱風賽跑,更致力推動兒少保護,教導醫護早期發現,與社工、幼教師、檢警和法官合作,「薪水沒收穫,心理收穫很大」黃璟隆說,但兒虐一再發生讓他挫折也遭受質疑,放不下的原因只為多幫孩子一點。 2025/07/25 18:58 生活 醫藥
美泰兒推第1型糖尿病芭比娃娃 盼增進對病友的包容及同理心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美國玩具製造商美泰兒公司(Mattel)周二(7/8)推出腰間掛著胰島素幫浦,手臂上有連續血糖監測儀的第1型糖尿病芭比娃娃,手上的藍色小包包裝著可補充血糖的零食和可看血糖數值的手機,希望增進孩子們對全美約30.4萬兒童和青少年罹患的第1型糖尿病的認識,盼增進對病童的包容與同理心。 2025/07/09 22:20 國際 熱搜話題
貓頭鷹將軍暖心贈家扶210件陶藝! 民眾搶捐款帶回創作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知名陶藝家「貓頭鷹將軍」何應朋,發起「從陶土到夢想」陶藝助學特展,無償捐給北台南家扶中心共210件創作,捐款滿額即贈送名作,盼能引發社會迴響,以藝術橋接暖流,為家扶兒鋪出希望的未來。 2025/06/26 17:20 社會 暖流
超級細菌威脅加劇!六旬翁陷抗生素車輪戰 學會籲3方向改善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球抗生素抗藥性細菌威脅逐年加劇,一名六旬患者因腸胃道出血併發肝膿瘍,三度住院、歷時三個多月,使用六至七種抗生素治療卻反覆復發,經血液培養確認是超級細菌,改使用新型抗生素治療搭配手術才成功控制感染。兩大感染學會提出3訴求,籲政府從源頭強化用藥控管、加速新藥導入與健保給付決策。 2025/06/08 13:37 生活 醫藥
麥可傑克森苦於白斑症 醫破解不能喝牛奶、曬太陽迷思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流行樂之王」麥可傑克森因罹患白斑症,長期承受異樣眼光,許多人誤以為會傳染,皮膚科醫師澄清,白斑症是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的黑色素細胞,僅約10~20%的病患有家族史,非絕對遺傳疾病,食用維生素C、牛奶等淺色食物不會影響病情,患者只要做好防曬,適量日曬反而有助色素再生。 2025/06/05 20:00 生活 醫藥
梁赫群妻突發耳中風!7天驚險救回聽力 3族群風險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起床突然右耳聽不清楚,像搭飛幾時耳朵悶住竟是「耳中風」,藝人梁赫群的妻子Stacey至今回想仍心有餘悸,起初診所醫師研判耳壓過大,結果服藥次日耳內雜音讓她抓狂,深怕錯過黃金治療期,她當機立斷轉診到北榮,順利恢復右耳聽力。醫師提醒,耳中風好發於長期壓力大、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者,務必掌握黃金72小時治療。 2025/05/21 18:15 生活 醫藥
糖尿病害骨質如海砂屋!婦跌倒才知骨鬆 健保擴大給付用藥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83歲鄭女士有30年糖尿病史,今年初在家不慎跌倒後一直腰部疼痛,檢查才發現早罹患骨質疏鬆症。65歲以上長者常見慢性病除了三高,骨鬆也不容輕忽,停經後婦女、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長期使用類固醇等都是高風險族群,出現駝背、變矮超過四公分、站立直視前方時後腦無法貼到牆時,應及早篩檢,積極治療預防骨折。 2025/05/07 15:54 生活 醫藥
有高血壓曾患心包膜炎!郁方公公郵輪旅遊猝逝 奇特胸痛警訊要注意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藝人郁方今日在臉書發文,悲痛證實其公公、斐儷珠寶董事長陳君毅於13日凌晨,偕友在土耳其搭乘郵輪旅遊時,在海上安詳辭世,享壽83歲。郁方透露,公公與好友同遊土耳其,欣賞美麗風景,未料半夜突感呼吸困難、心臟不適,便在睡夢中離世。接獲噩耗的家人們雖痛徹心扉,但郁方也表示,公公失去婆婆後,多年來過得艱難,或許這也是一種求仁得仁的圓滿。 2025/04/14 15:31 生活 醫藥
消化不良、便秘竟活化免疫 加劇僵直性脊椎炎病情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約70%的免疫細胞集中於此,腸道功能受損或失衡將影響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一名近六十歲男子因僵直性脊椎炎疼痛不已,長期服用消炎藥物不僅沒改善還日益加重,醫師問診發現男子自小受便秘與消化不良困擾,檢查顯示他的腸道處於高度發炎與免疫活化狀態。 2025/03/23 10:30 生活 醫藥
40歲起免疫老化!3大壞習慣讓人老更快 癌症、心血管風險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許多人誤以為50至60歲才開使免疫力衰退,但歐盟研究指出,人體免疫力從40歲起便開始明顯下降。醫師示警,不良的飲食習慣、睡眠不足與高壓生活是「免疫老化」的關鍵因素,「免疫老化」使人體更容易受感染,老化發炎更會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風險。 2025/03/16 16:1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