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易惡化紅斑性狼瘡!亂進補激發熱毒 3款精油穩定免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冬季是紅斑性狼瘡容易惡化的時節,中醫師賴睿昕指出,氣溫驟降使表皮微血管收縮,導致末梢循環不良,不僅手腳容易冰冷、腫脹,甚至出現凍瘡樣紅斑。若患者貿然進補可能激發體內熱毒,推薦使用薰衣草、甜馬鬱蘭、乳香等三種精油輔助護理,促進循環、穩定免疫與緩解壓力。
指尖發紫、關節僵硬竟是紅斑性狼瘡
賴睿昕分享曾有一位三十多歲女性,冬天總覺得手腳冰冷,原以為只是天氣太冷。仔細觀察發現她的指尖發紫、關節僵硬、疲憊感明顯,雖服用溫陽補氣藥後略有改善,但仍建議她進一步就醫,最終確診為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好發於年輕女性,賴睿昕提醒,若手腳冰冷伴隨關節疼痛、口腔潰瘍、原因不明的發燒或臉部紅斑,就要懷疑是否為自體免疫疾病,而非單純的末梢循環問題,若一再誤以為只是冬季凍瘡或氣血不順,可能延誤病情。
紅斑性狼瘡急性期多屬火熱亢盛,慢性期則以肝腎陰虛為主,到了秋冬季節,寒氣入體,熱毒易寒化,進一步造成氣血瘀阻。若為血滯氣阻型,可採「血府逐瘀湯」類方以理氣化瘀;若屬脾腎陽虛型,則可用「腎氣丸」補益腎氣。
不過賴睿昕提醒,補腎氣藥多偏溫,應謹慎使用,「補過頭反而容易火氣上升、皮膚紅腫」,因此須由醫師根據體質調整劑量,切勿自行進補,如食用麻油雞、薑母鴨、當歸鴨等溫燥食物,更可能讓體內的「熱毒」被激發,讓病情惡化。
三種精油促進循環、穩定免疫
除了中藥調理外,精油芳療也可成為紅斑性狼瘡患者的輔助護理方式。賴睿昕指出,冬季患者的重點在於「促進循環、穩定免疫與緩解壓力」, 推薦使用三種精油,一、薰衣草精油:能鎮靜神經、減緩焦慮,有助於改善因壓力導致的免疫波動。二、甜馬鬱蘭精油:可促進末梢血液循環,緩解手腳冰冷。三、乳香精油:具有溫和抗發炎與修復作用,適合乾燥泛紅的肌膚。
賴睿昕建議,可將上述精油各1滴加入10ml荷荷芭油或甜杏仁油中,於每日傍晚5–7點腎經循行時間,輕輕按摩至腎俞穴(腰部第二腰椎下、脊椎旁開兩指寬處),可達到溫養氣血、調和腎氣的效果。
避免刺激與光敏食物
紅斑性狼瘡患者冬天外出時應避免冷風直吹皮膚,採「洋蔥式穿法」調節溫差;洗澡水溫不宜過熱,以免皮膚刺激;飲食上避免刺激與光敏食物,如麻辣鍋、當歸鴨、芹菜、香菜、九層塔等。
若非急性期、寒象明顯時,想喝溫熱湯品可選擇滋陰清熱、平補不上火的「玉竹生地雞湯」, 材料:玉竹4錢、生地3錢、雞腿1隻。做法:雞腿汆燙去血水後,與玉竹、生地一同放入800c.c.水中煮滾,再轉小火續煮20分鐘即可。這道湯品能潤燥養陰、溫而不燥,適合冬季體質偏虛的紅斑性狼瘡患者調理食用。
賴睿昕提醒,中藥調理與精油護理並非替代治療,而是幫助患者在冬季維持穩定體質與情緒平衡,唯有在身心雙向調整下,才能讓免疫系統恢復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