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懶人包|公館圓環開拆!存廢吵20年 65天交通黑暗期來了

懶人包|公館圓環開拆!存廢吵20年 65天交通黑暗期來了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公館圓環」將正式走入歷史!不但長期為交通事故最嚴重路口,更連續7年位居熱點第1名,也讓交通問題成為一大隱憂,存廢爭議也多次引發討論,直到2025年才正式決定拆除。台北市長蔣萬安拍板9月13日正式動工,填平車行地下道、移除現有圓環,並改造為正交路口,兩階段工期65天,預計11月16日完工;但引發議員、民團、居民三方反彈聲浪,台北市交通局則澄清,公館圓環拆除並非倉促決策,而是長達20年的討論成果,基於安全至上與專業審議原則,決定推動正交路口改造,預估可減少高達63%事故發生。
卓揆、22首長攤牌|陳其邁提1建言籲朝野放下屠刀 蔣萬安怨捷運經費被豪砍

卓揆、22首長攤牌|陳其邁提1建言籲朝野放下屠刀 蔣萬安怨捷運經費被豪砍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上午、下午分兩批邀請全國22縣市正或副首長至政院,研商新《財政收支劃分法》釀致345億元卡關「分不出去」窘境的解決方式,台北市長蔣萬安會前受訪呼籲中央說清楚,而不是一紙公文就大幅刪減地方捷運建設補助經費;高雄市長陳其邁直指立法錯誤,應該由產生問題的地方來解決,並直言台北市增加更多自主財源,但排擠到其他縣市,對高雄來講非常不公平。最後並呼籲朝野放下屠刀,而不是拿刀相向刀刀見骨。
公館圓環拆除|衝擊台師大2校區往返 學生會籲暫緩!盼「蔣得聽」

公館圓環拆除|衝擊台師大2校區往返 學生會籲暫緩!盼「蔣得聽」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公館圓環拆除爭議聲不斷,台師大學生會昨(10)日及今(11)日在校內舉行宣講活動,學生會強調,根據調查,該校僅11%學生支持填平,且該校2校區每日有數十班校車往返,若未來需要停等紅燈,恐讓學生無法即時趕到另一個校區上課,呼籲市府傾聽民意暫緩拆除,盼「蔣得聽」、「蔣得通」。
周末精選|減重名醫王銘嶼「縮胃曠腸」釀2死!廢照吃官司始末曝 醫界籲慎選醫院

周末精選|減重名醫王銘嶼「縮胃曠腸」釀2死!廢照吃官司始末曝 醫界籲慎選醫院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高雄網紅減重醫師王銘嶼,今年7月被人踢爆為病患動縮胃曠腸手術,10天內竟鬧出2條人命,還涉向患者收取「插隊費」,遭高市衛生局醫懲會認定「過度醫療」,決議廢止其執業執照;檢方則依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等罪嫌諭令王男200萬交保。醫師則呼籲,民眾務必選擇通過評鑑與認證的醫療院所,確保健康與安全。
臨停驚魂!她目睹愛車後視鏡被撞斷 肇事駕駛落跑竟辯:以為壓到石頭

臨停驚魂!她目睹愛車後視鏡被撞斷 肇事駕駛落跑竟辯:以為壓到石頭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名王姓男子日前開車擦撞路邊車輛後,未停留查看便逕自離去,受害的鄒姓女車主報案求助,警方調閱監視器以車追人,不到2小時便鎖定肇事車輛,王男到案卻辯稱「以為壓到石頭」,警方出示監視畫面佐證,讓王男當場啞口無言,除了被依肇事未依規定處理開罰,逃逸行為還需吊照1到3月,直呼「代價不菲」。
台中市民廣場突剷除17棵路樹!議員爆:為了爵士音樂節 市府回應了

台中市民廣場突剷除17棵路樹!議員爆:為了爵士音樂節 市府回應了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年度音樂盛事「2025台中爵士音樂節」將於10月17日到26日在市民廣場登場,市政府竟為了優化人潮動線,今天(28日)派遣養工處人員移除整排17棵路樹,引發民眾強烈不滿,台中市議員江肇國痛批市府此舉「荒唐離譜、未經思考」,要求施工單位立即停工、將樹木種回去,並需召開地方說明會向市民說明清楚。市府澄清表示,移植作業前均經過「建設局景觀及植栽委員會」審查通過,提升市民廣場周邊行人動線順暢度、照明度及無障礙環境,並非為了舉辦爵士音樂節。
「公館圓環」要拆了!苗博雅批北市府突襲:蔣萬安獨裁DNA體現

「公館圓環」要拆了!苗博雅批北市府突襲:蔣萬安獨裁DNA體現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公館圓環」羅斯福路與基隆路交會,屬七岔路口,已連續7年位居交通事故熱點第1名,台北市交通局今(27)日宣布,9月13日正式動工拆除,填平車行地下道,並改造為正交路口。對此,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批評,蔣萬安市府獨裁,她指出,台北市議會早在6月通過跨黨派議員提案,要求北市府不得貿然施工,今卻用突襲方式,事前未與任何議員及民團溝通,直接採納填平地下道方案。
核三重啟公投周春米完成投票 竹縣罷免林思銘尊重民意!王婉瑜籲續監督

核三重啟公投周春米完成投票 竹縣罷免林思銘尊重民意!王婉瑜籲續監督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灣第三座核能發電廠應否重啟的全國性公投於今(23)日舉行,核三廠所在地的屏東縣長周春米上午前往投票時表示,這次公投對屏東人來說「非常不公平」。她指出,核三廠已停機約三個月,但在沒有看到任何關於整體安全、輻射影響或地震危害的調查報告,且核廢料去處也未解決的情況下,就匆促舉行公投,無論是公投過程或能源政策的討論都顯得草率。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