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稱「綏靖政策」不是解方 將提高國防投資、仿效美以打造台灣之盾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昨晚出席「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晚宴,指出「綏靖政策」永遠不是遏制威權國家的解方,以實力帶來真和平,才能克服各種變遷與挑戰,這也是台、美、以三國社會長期堅守的座右銘。賴強調,台灣會繼續提高國防投資,不僅強化本土國防工業量能,也持續對外採購武器、技術,同時仿效以色列與美國的鐵穹、金穹,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嚴密防空系統。 2025/10/28 16:31 政治 黨政要聞
美澳簽署2602億稀土協議 聯手建立不依賴中國大陸的供應鏈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為抗衡中國大陸在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正積極尋求建立自主供應鏈。川普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周一(10/20)在白宮簽署關鍵礦產與稀土合作協議,艾班尼斯指出,這項協議涵蓋的項目總金額高達85億美元(約2602億元台幣)。 2025/10/21 08:13 國際 寰宇要聞
工研院與三菱電機台日合作啟動百萬瓦級PCS 為綠能併網與產業升級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因應淨零轉型與AI用電大幅成長趨勢,可靠的電力供應將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如今在台日合作下,有望為業界提供可靠且完善的解方。工研院與三菱電機株式會社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推動百萬瓦級功率轉換系統(Power Conversion System, PCS)的驗證與應用,推進先進功率半導體於電網中的應用佈局,為綠能併網與產業升級奠定基礎。 2025/10/15 12:29 能源
探索18大學群!新北攜手12所大專院校 協助高中職生提早規劃生涯方向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教育局為協助市內高中職學生探索生涯方向,掌握未來產業趨勢及提早規劃生涯方向。今年攜手12所大專院校及農業科技研究院加入,擴大「高中與大學共創學習」計畫,預計招收2000名學生參與課程。課程自10月至12月起陸續登場,有興趣的高中職生可至「新北市高中與大學共創學習媒合平臺」查詢並報名。 2025/10/06 11:48 生活
關稅談判|鄭麗君喊計算複雜駁「晶片五五分」 提台灣模式:幫美打造產業聚落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政院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率談判團隊昨返抵台灣,今天立刻召開記者會說明9月25至29日跟美方進行第五輪實體磋商情形,鄭表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出的「晶片五五分」構想,半導體計算相當複雜,不會以此方向來討論,並重申我方過去沒承諾、未來也不會答應。我方向美方提出「台灣模式」,願憑藉台灣科學園區的經驗,透過台美G2G合作,在美國協助打造產業聚落,來降低企業成本、投資風險,創造三贏局面。 2025/10/02 14:28 政治 黨政要聞
賴清德今宣布:將採購逾3000億元美國農產品 台灣鳳梨獲同意銷美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總統賴清德今(30)日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農業部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林德柏格(Luke Lindberg)一行。總統賴清德致詞時強調台美關係緊密與深厚,台灣籌組的「農產品貿易友好訪問團」近期剛結束訪美行程,規劃在未來四年內採購100億美元(今日匯率計算約合3048億元新台幣)的美國農產品。林德柏格則回以善意,現場宣布美國決定進一步開放讓台灣鳳梨能銷售至美國市場。 2025/09/30 21:28 政治
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 專家:川普任內達標可能性極低 美商務部持續對台遊說晶片製造「五五分」,引發高度關注。專家埃澤爾評估,川普於任內達標的可能性極低,但他認同商務部長對「矽盾」的看法:要防衛他國,取決於美國是否有能力在衝突中自行生產所需晶片,持續作戰。 2025/09/30 07:48 國際 寰宇要聞
環球晶與續興簽署離岸風電購售電契約 合作30年供電20億度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環球晶圓(6488)與再生能源售電公司續興簽署離岸風電再生能源購售電契約。此次合作容量為15.5 MW,合作期程長達30年,推估總供電量約20億度(kWh),展現環球晶圓採取具體行動落實RE100目標的決心。 2025/09/29 10:38 能源
連4綠!8月景氣燈號續呈綠燈 年底前可望一路亮綠燈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114年8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0分,較上月增加1分,燈號續呈綠燈,預料在AI帶動高科技產業需求下,到年底前景氣燈號都可望維持穩定的綠燈。 2025/09/26 19:16 財經
最低工資漲3.18%!許舒博:企業界勉強可接受 應研擬配套方案助弱勢產業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最低工資審議會議今天拍板,月薪、時薪雙雙調漲,調幅控制在4%以下。全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此次調幅產業界勉強可接受,政府調整最低工資是為照顧邊際勞工,但連續10年調漲,除造成企業成本不斷墊高外,亦造成絕大多數不領最低工資的勞工受到物價通膨影響,未蒙其利反受其害。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疊加等不確定因素,企業成長動能受限,缺工問題未解,呼籲政府應提供受創產業配套措施,與企業共渡難關。 2025/09/26 17:59 財經 政策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