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15天39萬頭豬待宰!估明年3月消化完 雲林盼:永久禁廚餘養豬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中梧棲廚餘養豬場10/21爆出台灣首例非洲豬瘟,中央疫調推論病毒來自「未落實蒸煮廚餘」,由於未有第二起案例發生,禁運、禁宰令陸續解除,11/8起傳統市場就能買到溫體豬,農業部估,15天增加35萬至39萬頭豬,預計明年3月消化完,而養豬大縣雲林縣早在2019年非洲豬瘟開始在亞洲蔓延時就禁止廚餘養豬,今雲林縣農業處也喊話,跟雲林一樣永久禁止廚餘養豬,如果沒辦法邊境管制要加強,且蒸煮完成;另外,雲林一天約出5000隻豬,這15天累計75000頭豬未出,但市場有一定的需求量,我們也跟農業部討論,一天多10%的豬隻量。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記者會昨(11/5)宣布,11/6中午12時起,先解禁活豬的運輸,11/7凌晨開始解禁批發、拍賣、屠宰、屠體運輸;民眾最快11/7少數的黃昏市場就可以買到溫體豬肉,但大部分的傳統市場肉攤要等到11/8。
今(11/6)應變中心記者會上,指揮官、農業部長陳駿季說明,禁運禁宰的15天,全國養豬場增加約35萬至39萬頭豬,但每天屠宰有一定的量,每天的豬肉消費量也大致固定,因此豬隻的拍賣要有秩序,才能穩定豬價,短時間內將多出來的豬全部消化完,對豬農不是好事,估算多出的豬隻數量,約明年3月底才能消化完。
台灣養豬大縣分別為雲林縣、屏東縣和彰化縣,其中雲林縣養豬頭數最多,在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前,縣政府已率先全面禁餵廚餘,目前全縣豬隻皆以飼料飼養。
超市龍頭全聯今舉辦「立冬土雞節 X 雲林良品月推廣記者會」,由雲林縣長張麗善、全聯副總經理林子文、全聯行銷部協理劉鴻徵、雲林縣農業處處長魏勝德及知名主廚吳秉承師傅等人出席活動。
魏勝德會後受訪表示,很幸運這次的疫情只有發生在案例場,雲林從縣長張麗善2018年12/25上任即率先宣布禁止廚餘養豬,因此雲林的豬非常安全,沒有廚餘餵養都是飼料養豬,非洲豬瘟傳染途徑是接觸性而非透過空氣,只要豬隻移動管制做好,15天潛伏期過後,活豬今天中午已經可以運送,肉品市場今天下午3點開始收豬,明天凌晨12時可以屠宰、早上8點40時開始拍賣豬隻,雲林已經準備好,肉品市場、屠宰場都有加強消毒。
但雲林一天約出5000隻豬,這15天累計75000頭豬,市場有一定的需求量,我們也跟農業部討論,一天多10%的豬隻量,慢慢消化完畢,這次事件也讓我們警惕「養豬的環境是非常重要」 ,未來邊境的管制也很重要,廚餘養豬是否可以跟雲林一樣永久禁止廚餘養豬,如果沒辦法,那邊境管制要加強,如果一定要廚餘養豬「一定要蒸煮完成」杜絕非洲豬瘟。
全台總共有9座化製廠,雲林就佔了3座,大部分中部斃死豬都會到雲林去化製,所以都會抽檢,這15天抽下來都是陰性的,是守住的,希望開放之後豬市平安。
台灣一年吃豬需求900萬頭,本土提供高達800萬頭,希望提供國人健康的豬肉吃得安心健康,這次畜產大縣必須走的路,堅持的路。
15天禁運禁宰陸續解禁,民眾終於又能在傳統市場上購買到溫體豬,預估價格漲跌的狀況,魏勝德回應,由於15天沒有提供豬,一開始像是控肉飯等溫體豬需求量大,且這段時間冷凍豬肉也消耗差不多,台灣冷凍庫存量約1個月,經過15天半個月,應該也快沒有貨了,冷凍商應該也會進場買肉,他認為,一開始豬價應該是穩定的,且出豬量的調配僅多10%,豬價應該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