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光復滿月|「鏟子超人」累積清出42萬噸淤土 再增空品感測器預警揚塵
出版時間:2025/10/25 08:30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釀災,10月23日屆滿一個月。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表示,光復鄉目前累積清除約42萬噸淤泥及垃圾,災區都差不多清理完畢,接下來會進行分類處理,乾淨的淤泥經檢測,再利用於農地改良、建材或工程填料等。另外,光復鄉在風速增強情況下可能發生揚塵現象,環境部日前增設感測器,希望將光復鄉的環境影響降至最低。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所導致的災情,光復鄉受災地區經多日清理,市區主要道路已逐漸恢復。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指出,這段時間不含農田,光復鄉累積清除約42萬噸淤泥及垃圾,調動238個流動廁所,並派清潔人員定時清理,維護廁所整潔。
環境部也設置3大堆置場,第一及二堆置場淤土已清除,第三堆置場、也就是大農大富園區(台糖)作業人員已全面鋪上防水布,讓大雨來臨時不會將淤土沖刷至道路上,也避免東北季風吹拂揚起沙塵造成空氣污染。
顏旭明表示,接下來會將這些淤泥經過篩分,因為這些泥剛沖出來夾雜很多東西,會把垃圾、廢棄物分出來,乾淨的淤泥經檢測後,可能再利用於農地改良、公家土地、低窪地回填、建材水泥等,或做掩埋場護土使用。
而垃圾部分也會做分類,塑膠、玻璃會進入循環體系,如果不能做循環體系的,就去焚化廠或掩埋場處理。
至於空氣品質,花蓮縣光復鄉在風速增強情況下可能發生揚塵現象,環境部日前宣布增設感測器,主要量測細懸浮微粒(PM2.5),同時也具備感測PM10的功能,能在揚塵發生前採取揚塵防護措施,將光復鄉的環境影響降至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