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黃仁勳指唯一遺憾是太晚投資OpenAI 「輝達當初太窮沒投入夠多資金」

財經 科技新知
2025/09/27 08:50
CC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近日,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參加「Bg2 Pod」雙周對話節目,與主持人Brad Gerstne和Clark Tang進行一場對話,對談中,黃仁勳談及與 OpenAI價值1000億美元的合作,並就AI競賽、主權AI前景等主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李柏毅攝 zoomin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李柏毅攝

黃仁勳表示,現在的AI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激烈,市場已從簡單的「GPU」演變為複雜的、持續進化的「AI工廠」,需要處理多樣化的工作負載和呈指數級成長的推理任務。

他預計,如果未來AI為全球GDP帶來10兆美元的增值,背後的AI工廠每年的資本支出需要達到5兆美元級別。

未來5年AI驅動收入將增至兆美元級別

談及與OpenAI的合作,黃仁勳表示,OpenAI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兆美元級別的超大規模公司,「輝達唯一的遺憾是,OpenAI很早就邀請我們投資,但我們當時太窮了,沒有投資足夠多的資金,我應該把所有錢都給他們。」

根據華爾街見聞報導,在AI商業化前景方面,黃仁勳預計,未來5年內,AI驅動的收入將從1000億美元增至兆美元級別。

關於ASIC的競爭,黃仁勳說,輝達晶片的競爭優勢在於總擁有成本(TCO),競爭對手在構建更便宜的ASIC,甚至可以將價格定為零,「我們的目標是,即使他們將晶片價格定為零,你仍然會購買輝達系統,因為營運該系統的總成本仍然比購買晶片更划算。」

輝達日前宣布投資OpenAI千億美元,左至右依序是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黃仁勳與OpenAI執行長阿特曼。輝達提供 zoomin
輝達日前宣布投資OpenAI千億美元,左至右依序是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黃仁勳與OpenAI執行長阿特曼。輝達提供

全球算力短缺因雲端服務業者低估需求

他說,輝達晶片的效能或每瓦Token數是其他晶片的2倍,雖然每單位能耗效能也要高得多,但客戶可以從他們的資料中心產生2倍的收入,誰不想要2倍的收入呢?

黃仁勳認為,現在的AI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激烈,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困難,這是因為晶圓成本愈來愈高,這意味著除非你進行極限規模的協同設計,否則你就無法實現X倍成長因子。至於全球的算力短缺不是因為GPU短缺,而是因為雲服務廠商的訂單往往低估未來需求,導致輝達長期處於「緊急生產模式」。

未來AI將佔全球GDP的55~65%

關於主權AI,他指出,每個國家都必須建設主權AI,「沒有人需要原子彈,但每個人都需要AI。」就像當初馬達取代勞動力和體力活動一樣,現在我們有了AI、AI超級運算、AI工廠,將會生成Token來增強人類智慧,未來AI大約占全球GDP的55~65%,也就是約50兆美元。

黃仁勳表示,AI不是零和遊戲,「我的想法愈多,我想像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就愈多,我們創造的工作就愈多,我們創造的就業機會就愈多」,即使不考慮AI創造的新機會,僅僅是AI改變做事方式就有巨大價值,這就像不再使用煤油燈而改用電力,不再使用螺旋槳飛機而改用噴氣式飛機一樣。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黃仁勳 # OpenAI # AI # ASIC # 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