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公投辯論|黃國昌憂遭光電板摧殘 點名這些人論述:台灣至少保留一座核電廠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距離重啟核三公投投票剩10天,中選會舉辦的第四場正反方辯論會今早登場,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對上僅20歲的反方代表吳亞昕。黃國昌批評民進黨政府能源轉型大跳票、大失敗,台灣已淪為「台電跌倒,綠油油吃飽」,綠營權貴是唯一受益者;他坦言過去曾反對核電,但閱讀國際多國資料、向產業界請益,核電問題可透過科學解決,黃強調,核廢料選址不是一個人片面指定,應從下而上進行社會溝通,在公開透明環境做出最有智慧選擇。

中選會在8月23日投票前,共舉辦5場意見發表會,今早進行到第4場,正方代表黃國昌、反方代表吳亞昕。
黃國昌在第一輪發言指出,這個國家禁不起民進黨一再緊抱意識形態、虛耗,這場公投將是公民力量再次覺醒,也為台灣爭取更低廉、更穩定、更永續的能源,是台灣真正推動能源轉型的契機。

痛批政府能源政策大跳票、人民付慘痛代價
黃國昌說,前總統蔡英文2016年提出532能源轉型政策,宣示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達到20%,民進黨政府大跳票、大失敗,因為即便到明年年底,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都無法到20%。目前台灣發電情況是火力全開,完全違背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中南部空氣品質惡化,慘賠人民健康。
他細數,瀰漫空氣中的pm2.5、懸浮微粒讓孩子一出生就飽受過敏所苦,罹患心血管疾病人數不斷攀升,民進黨錯誤能源政策讓人民付出慘痛代價;電價過去3年漲了4次,人民納稅錢貼補台電3千億,但台電財務黑洞持續擴大,去年年底累積虧損達4千億元,錯誤政策不能繼續延續。
黃國昌批,唯一受益的只有民進黨權貴,一個個綠油油們洞燭機先,結合民進黨勢力「大賺一筆」,酸諷台灣已淪為「台電跌倒,綠油油吃飽」,他開始點名包括蔡英文賴清德競選總部財務長郭再欽、新潮流陳啟昱、小英之友會古盛輝,全靠民進黨能源政策發大財,將貪腐留給台灣,並破壞了國土。
黃說,一個丹娜絲颱風讓光電神話一夕破滅,從海灘、農田、滯洪池、養殖池四處散落的光電板,已淪為大型廢棄物垃圾場,台灣還禁得起光電板摧殘破壞嗎?還有多少良田美地可受綠營權貴糟蹋?

核三廠關門決定魯莽
黃國昌說,核電風險是科技可控的,但光電具體危害已現實發生。台灣97%能源仰賴進口,天然氣存量只有7~11天,煤炭安全存量只有一個月,台灣能源供給毫無韌性,包括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部長朱棣文,跟美前海軍情報官史達曼、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等國際友人不斷提醒,台灣至少需保留一座核電廠,才能在國安遭受威脅時提供基本電力需求。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也表達,美國樂意幫助台灣解決核廢料儲存的挑戰。
黃國昌責難民進黨關閉核三廠的決定「魯莽」,不顧各界勸告,讓台灣喪失重要的基載電力,但台灣真的不缺電嗎,若不缺電為何台電偷偷重啟操作許可到期的高雄興達燃煤電廠,違法硬幹,政府又為何宣布桃園以北的大型數據中心不准供電。

鴕鳥心態?漠視國際核電趨勢
黃指,美國商會在2025台灣白皮書明確指出,半導體、AI關鍵產業在台灣面臨供電不足的風險,「AI時代到來,電力及算力,算力即國力」,政府宣布AI產業為重點產業項目,請認真負責回答,發展AI的電要從哪裡來?
黃國昌坦言,日本福島發生核災之後,他曾經反對核電,但伴隨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科技發展,世界多國重新啓用核電,今年五月,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示重振工業基礎、實現能源獨立、確保國家安全;今年六月歐盟公布核能發展新藍圖,增加核能投資,不僅是環境永續需要,更是達成能源轉型、增強能源安全跟工業競爭力的重要戰略。即使是日本也早重啟核電,今年更通過第七次能源基本計劃,明定2040年核電要達到總發電量的20%,黃國昌喊話政府不該繼續鴕鳥心態,對國際趨勢視而不見。
黃也憤怒提到,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天在國會污辱恆春鄉親,嗆聲「拿掉敦親睦鄰費,看他們還支不支持」,這不僅是郭智輝個人的傲慢,更是卓內閣集體墮落;賴政府應當務實面對台灣能源短缺、能源韌性不足、產業發展需求、淨零碳排的國際要求,以及台電不斷虧損、台灣國家安全的需要。
他指,立法院將此重要的議題交付給全體台灣人民公投,用更大的民主,展現全民的意志,用集體的智慧,超越個人的獨斷獨行,讓賴清德總統、讓卓榮泰內閣學會對民意謙卑。
核燃料棒難題 黃國昌有解
第二輪意見發表,黃國昌回顧自己過去反對核電,福島核災後他被311影像震撼,也首次參與反核運動,正因為參與過反核運動,他非常了解公民的疑慮,因此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多數國家重新擁抱核能的文獻資料,也向產業界、環保界人士請益。針對反方質疑的核燃料棒處理問題,黃稱,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不可能容許把這個問題丟給下一代承擔,必須清楚跟全國同胞報告,使用核電40年的台灣早就存在核燃料棒的問題,也是全世界使用核電國家面臨的問題,相信願意重啟核電的日本、義大利跟即將鬆綁禁令的丹麥,這些國家的父母都不是想要把問題丟給下一代。
黃國昌抨擊,民進黨政府最惡劣的是,拿核燃料棒放誰家來恐嚇全國人民,負責核廢料選址的「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超過四年沒有開會,直到今年才開始研議最終處置廠選址的法案,請問過去八年民進黨是在睡覺嗎?「請大家放心,用過的核燃料棒絕對不用放在你家裡」,在最終處置前,它可以安全存放核電廠內,乾式儲存的存放年限至少有40年。
黃表示,核燃料棒最終處置的問題,今天科技已經有了解方,他披露,經濟部、台電今年6月花納稅人的錢,跑到芬蘭、瑞士各個高階放射物處置廠去參觀,也簽下了合作備忘錄,來協助台灣規劃接下來的廠址,只是政府刻意隱瞞,不告知民眾真相。

他舉出一項核廢料處置的嶄新技術「深孔地質處置(DBD)」,用鑽井技術將高階核廢料直接注入地表下3到5公里深的結晶岩層,利用天然地質屏障,進行長期隔離,跟過去傳統在地下500公尺建造大型坑道的「深層地質處理DGD」相比,DBD節省空間、減少施工風險,也大幅降低人為入侵的可能性,在國際間已經獲得實證,展現高度的安全性與可行性。
黃國昌說,核廢料的選址從來不是任何一個人片面的指定,而是必須從下而上,進行社會溝通,踐行民主程序,在公開透明的資訊環境當中,大家做出最有智慧的選擇。「用過的核燃料棒,不是不能處理,只是民進黨不願意面對」,政府的怠惰,已經讓台灣落後世界一大截,現在新的技術已經有了,不能再用過去的恐懼來否定未來。

黃國昌再斥民進黨廉價操作,藉批評公投只辦核三延役,不辦核一、核二,來製造仇恨、讓人民對立,「我要正告民進黨,答案就在你們的官方檔案當中。」台電清楚表示,核一已經拆除了關鍵設備,核二也因為燃料池早就滿、用過的核燃料棒甚至無法從反應爐爐心取出,沒有辦法更換,所以目前在技術上,核一、核二沒有延役的可能,技術、法規、程序上都面臨重大的挑戰。他拜託民進黨朋友用功一點,熟讀官方資料,藉此操作仇恨覺非負責任的執政者所當為。
黃指出,目前只有核三廠的燃料池尚有存放空間,還能夠放562束核燃料棒,可以供應三個週期、大約五年時間的核能發電,核三恢復運轉,將為台灣的基載電力提供非常穩固的基礎。與此同時,核三廠的室內乾儲目前進行招標,未來3到5年就可以完工,完工以後可以將燃料池裡面的燃料棒,移到室內乾儲廠,而核三廠也能夠繼續接續運轉,不用面臨燃料池塞滿燃料棒的窘境。他強調,核三延役最多只能撐4到5年的說法,是徹底的假訊息、危言聳聽。
黃國昌說,這一次公投的目的,是希望重新檢視政府能源政策有沒有辦法讓民生供電穩定、讓產業無後顧之憂、支撐台灣面對國安挑戰所需要的能源韌性,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裹足不前、固步自封,絕對不是多數台灣人民的選項。台灣已經沒有下一個八年可以蹉跎了,穩定供電是政府的責任、不該推諉卸責,人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政府,而不是解釋問題的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