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砸271億吸納Enfabrica高層及技術 加入AI人才戰加速整合生態系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甫宣布入股半導體公司英特爾,周四(9/18)再傳出砸逾9億美元(約271億元台幣),延攬AI硬體新創Enfabrica高層及團隊,並取得這家公司技術授權。這是輝達自201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投資,此舉類似Meta、Google等科技巨頭近期精心策劃的「反向人才收購」手法,可快速齊備跨領域AI研發實力,建立整合的生態系。

美國財經頻道CNBC於9月18日報導,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輝達斥資超過9億美元(約271億元台幣),聘請Enfabrica執行長桑卡(Rochan Sankar)和這家AI硬體新創的其他員工,並獲得該公司技術的授權。據指,輝達是以現金和股票的形式支付,交易已於上周完成,桑卡也已加入輝達。
自2022年底OpenAI發布ChatGPT以來,輝達一直是AI熱潮的中堅力量,其圖形處理器 (GPU) 通常以大型叢集的形式購買,為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提供支持,並支援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為客戶提供AI服務。
解決AI領域最大技術難題
成立於2019年、總部位於矽谷的Enfabrica,正在攻克AI領域面臨的最大技術難題之一:如何將數萬甚至更多的晶片透過網路連接在一起,使其像電腦一樣高效運作。如果網路速度過慢,耀達生產的昂貴晶片最終只能閒置,等待資料。而Enfabrica的技術可以在網路陷入癱瘓之前,把大約10萬個AI運算晶片串聯起來。
Enfabrica是由博通 (Broadcom) 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資深人士創立,累積獲得2.6億美元(約78.3億元台幣)風險投資。該公司於7月發布一款晶片和軟體系統,旨在降低資料中心記憶體晶片的成本。根據PitchBook的數據,Enfabrica融資後估值約為6億美元(約180.6億元台幣)。

2019年以來最大收購
輝達先前曾於2023年投資Enfabrica,如今直接收購其人才。CNBC指出,輝達雖然一直是AI技術和基礎設施領域的大投資者,但並不是一個重要的收購者。該公司唯一一筆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是2019年砸69億美元收購以色列晶片設計公司邁絡思(Mellanox)。輝達目前的Blackwell產品線,很大一部分都依賴透過這筆收購獲得的網路技術。
同時,輝達曾試圖收購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但由於監管壓力,交易案在2022年告吹。去年,輝達以7億美元(約210.7億元台幣),完成對以色列公司 Run:ai 的收購,該公司技術可協助軟體製造商優化其AI基礎設施。
18日稍早,耀達執行長黃仁勳與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宣布合作,將投資入股英特爾50億美元,並共同開發資料中心與個人電腦( PC)晶片。黃仁勳在新聞稿中指出:「這項歷史性合作,將輝達人工智慧(AI)與加速運算技術堆疊,與英特爾中央處理器(CPU)及龐大的x86生態系統緊密結合,融合兩大世界級平台。我們將共同擴展生態系統,為下一個運算時代奠下基礎。」
■相關新聞:
黃仁勳和陳立武宣布歷史性合作 NVLink結合x86生態系和瞄準1.5億台筆電商機
輝達攜英特爾合作是否影響台積電代工 黃仁勳、陳立武這麼說

反向人才收購加速布局
報導也指,輝達此次砸重金延攬人才的方式,類似Meta、Google、微軟和亞馬遜的「人才收購」(acquihire)交易,透過大量資金直接延攬另一家新創公司的AI人才。此舉可以直接納入頂尖工程師和研究人員,避開了收購程序帶來的監管麻煩。
最大的一筆此類交易發生在今年6月,Meta 斥資143億美元(約4304億元台幣)延攬Scale AI共同創辦人汪滔(Alexandr Wang)等人,並持有這家AI新創49%的股份。時隔1個月,Google宣布以24億美元,收購編碼新創Windsurf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莫翰(Varun Mohan)以及其他研發人員,該交易還包含授權費用。
Google去年也透過類似協議,納入Character.AI的創辦人。微軟收購Inflection,亞馬遜收購Adept。
■相關新聞:
科技巨頭反向收購瘋搶AI人才 分析:恐扼殺矽谷「金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