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犬貓美容市場100億元!定型化契約今上路 業者違規不改開罰50萬

生活 消費
2025/05/12 18:20
問問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人飼養寵物比例持續增加,美容市場規模約為每年100億元,卻也資訊不透明,導致事後遭加收費鬧糾紛,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今天(5/12)公布「犬、貓美容服務定型化契約」,明定業者資訊要透明,如項目費用、次數等,若未明列不得收取,另雙方應約定逾時費用,逾3天未接回,通知動保機關處理,若業者違規,限改不改可罰3萬至30萬元,若再次不改,可開罰5萬至50萬元。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今天(5/12)公布「犬、貓美容服務定型化契約」。翻攝自pexels zoomin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今天(5/12)公布「犬、貓美容服務定型化契約」。翻攝自pexels

根據農業部公布112年全國家犬、家貓飼養數量電訪調查推估結果,全國推估家犬數為148萬637隻,較上一期(110年)家犬數123萬5218隻,增加19%;而全國推估家貓數為131萬1449隻,較上一期家貓數87萬801隻,大幅增加50%。

農業部表示,國人飼養寵物數量增加,有越來越多消費者將犬、貓視同親密夥伴或家庭成員甚至自己的小孩,業者亦因應消費者需求,提供各式寵物美容服務。常見的項目有包括修剪毛髮、指甲與洗浴的大美容及只有洗浴的小美容等。整體市場規模約為每年一百億元,從業人員約萬人。為加強對寵物美容業者管理,預防犬、貓美容服務消費糾紛,該部乃訂定公告「犬、貓美容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行政院副處長陳星宏說明,過去常發生的糾紛就是資訊不透明,往往業者幫飼主做完犬貓美容,卻沒有按照約定價格,卻增加其他價格進行收費,去年約17件爭議,金額都不大,這回修訂的重點就是資訊要公開透明,到底費用是多少?應於訂約前向消費者充分說明美容服務項目、期間、次數、有無約定指定服務人員、費用及其支付方式,以及製作服務紀錄經消費者確認,並提供消費者留存。繳費項目未清楚列明者,企業經營者不得向消費者收取。

另外,業者因在提供服務前,詢問飼主犬、貓個性、是否具攻擊性、有無疾病等應注意事項,並檢查犬、貓現況,以判斷是否適合接受服務。

外界關心,飼主送去美容卻沒有接回犬貓,就有逾時費用,逾時未滿30分鐘不收取逾時費,超過約定時間30分鐘以上,雙方要約定逾時費;另外,超過當日營業時間未接回,業者應通知,無法通知或經通知而未接回犬、貓時,業者仍應善盡照顧之責,並得收取違約費,逾時費加計5%,每日最高不逾該次服務費用之3倍;消費者逾3日未接回犬、貓時,企業經營者應通知動物保護主管機關依動物保護法相關規定處理。

業者應提供履約保障,因可能收取10次、20次美容費用,若預收犬、貓美容服務費用50%額度,要提供履約保障,但契約期限1個月以內或按月收費或預收費用累計未消費金額在新台幣1萬元以下者,得不提供。

陳星宏表示,依消保法第56條之1規定,業者使用定型化契約若有違反公告事項之情形,除法律另有處罰規定外,經主管機關限期改正而屆期不改正者,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經再次令其限期改正而屆期不改正者,處新台幣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消費 # 消保處 # 寵物 # 美容 # 定型化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