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黑心腸食安風暴 石崇良:大腸我幾乎每周吃、絕對嚴懲不貸

出版時間:2025/10/13 10:07
生活 醫藥
賴昀岫 文章
針對黑心豬腸食安事件,衛福部長石崇良(左)說,深深體會是全民非常關注,絕對嚴懲不貸。賴昀岫攝 zoomin
針對黑心豬腸食安事件,衛福部長石崇良(左)說,深深體會是全民非常關注,絕對嚴懲不貸。賴昀岫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屏東「百威食品公司」,涉嫌違法使用工業級雙氧水漂白豬腸,引發食安疑慮。民眾黨立委陳昭姿直言,現有制度失靈,中央地方要聯防不要各自為政,民眾只想安心吃一碗大腸麵線;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自己感同身受,「大腸我幾乎每個禮拜都吃,深深體會是全民非常關注,絕對嚴懲不貸。」

石崇良今天受邀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就「重大食安事件處理之檢討與食安稽核人力不足問題」進行專題報告。

陳昭姿指出,從去年蘇丹紅辣椒粉事件,到這次的黑心腸危機,衛福部都沒能在第一時間主動偵測或封鎖源頭,而是透過民眾檢舉和媒體報導才動起來,質疑食安五環失靈;石崇良坦言,「確實食安還有努力空間」,確保國人食用安全,不過因為有五環可以很快追蹤追溯。以這次事件為例,很快掌握上游屠宰場是否合法、下游倉儲銷售等。

衛福部長石崇良坦言,「確實食安還有努力空間」。葉志明攝 zoomin
衛福部長石崇良坦言,「確實食安還有努力空間」。葉志明攝

而在食安稽查人力部分,石崇良說,全國衛生局食安稽查463人,而稽查合格登記廠商71萬家,以去年為例,稽查16萬家次,約4年稽查一次,因為食品廠要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GHP),屬於專案稽查為多,有風險性會加強,不過這次的豬大腸本身未列入高風險,但在事發後,縣市衛生局都有去抽驗、稽核相關業者。

陳昭姿直言,這不是算術問題,而是信任問題,民眾會不安心,畢竟中央公布的數字和地方差600多公斤,石崇良解釋,這次事件在於,公司登記台北市、倉儲在新北市、加工地點在屏東縣,初期流向追蹤,要配合地方衛生局查核,一開始以出貨方向為主。

衛福部長石崇良說,在事發後,縣市衛生局都有去抽驗、稽核相關業者。葉志明攝 zoomin
衛福部長石崇良說,在事發後,縣市衛生局都有去抽驗、稽核相關業者。葉志明攝

石崇良強調,追蹤追溯很重要,所以這幾年一直努力,有用電子發票開立電子申報跟追蹤,已有九成到九乘五都採用,容易掌握整個食品鏈的流向,最後是登錄的勾稽,稅徵機關的資料跟食品雲得要一樣,以今年的狀況為例,71萬家業者中,約4萬家不一致。

陳昭姿說,化學雲上線8年來,跟其他系統依舊無法連接,民眾不是很挑惕,對政府包容度很大,只想安心吃一碗大腸麵線,但每年發生不只一樁食安事件,現有制度失靈,中央地方要聯防,不要各自為政;石崇良回應,「食安我感同身受,大腸我幾乎每個禮拜都吃,深深體會是全民非常關注,絕對是嚴懲不貸」。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百威食品 # 雙氧水豬大腸 # 衛福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