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攜手蘋果前設計總監Ive 打造「iPhone殺手」的革命性AI裝置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OpenAI與微軟已重新談判並確立新的合作關係,儘管微軟在新協議中獲得OpenAI約27%股份及部分技術IP,但明確不干涉OpenAI的消費硬體。
報導指出,在此次重組中,原有的非營利組織更名為OpenAI基金會,其營利性實體則轉型為一家名為OpenAI Group的公益性公司(PBC),最核心的調整在於非營利的基金會仍掌握對營利公司最終控制權,在商業化發展與公益使命之間建立起一道制度屏障。
本次新協議也明確股權結構。 OpenAI基金會持有OpenAI Group約26%股份,價值約1300億美元,最大外部投資者微軟則持有約27%股份,價值約1350億美元,剩餘約47%股份由OpenAI的現任及前任員工和早期投資者持有。
微軟不再對OpenAI消費級硬體專案有決策權
此外,協議還規定,若OpenAI Group股價在15年後暴漲超過10倍,OpenAI基金會將獲得一筆「可觀的」額外股權激勵,進一步強化其長期收益與控制力。
根據新協議,微軟將不再對OpenAI未來的消費級硬體專案擁有任何決策權,這意味著OpenAI獨立研發的「iPhone殺手」設備具備主導權。
OpenAI前蘋果設計總監Jony Ive合作,目的在開發一款能夠顛覆現有智慧手機形態的革命性AI裝置。為加速進程,OpenAI於今年5月斥資64億美元收購Jony Ive的AI設備新創公司io,從蘋果挖走約24名核心員工,包括製造設計專家Matt Theobald和人機介面設計負責人Cyrus Daniel Irani等關鍵人才。
打造無螢幕、可放口袋便攜式設備
根據目前已知的消息,這款由OpenAI主導的消費級AI設備具備幾個顛覆性特徵,預計將是一款無螢幕、可放入口袋的便攜式設備,而非傳統的可穿戴形態。
該設備將內建鏡頭、麥克風等一系列感測器,以實現強大的情境感知能力,且不僅能在本地運行為之量身定制的AI模型,還能在處理複雜任務時調用雲端算力支持,並能像智慧手機一樣實現設備間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