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校事會議」淪為濫訴大平台 教師、校長團體都盼修正

生活 文教
2025/09/25 18:54
六百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不適任教師處理設有「校事會議」機制,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今(25)日表示,校事會議運作變調,造成不斷有惡意檢舉,淪為濫訴大平台,使老師噤若寒蟬、不敢管教。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也認為,校事會議讓學校人員工作大增且承受壓力,並帶來對立與衝擊。全教產及校長協會,都呼籲教育部修改制度。

全教產今天舉行記者會,批評校事會議成為濫訴大平台。全教產提供 zoomin
全教產今天舉行記者會,批評校事會議成為濫訴大平台。全教產提供

校事會議成濫訴大平台

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是依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當中設有校事會議機制,但近年基層教師不斷反映,有濫訴情況,甚至被當成報復工具,導致基層教師面對校事會議身心俱疲。

9/28教師節即將來臨,全教產今天表示,校事會議本意原是加速處理不適任教師,但卻實務運作變調,造成教育現場不斷有惡意檢舉,校事會議淪為濫訴大平台,尤其認真教學及輔導管教學生的老師,被投訴機率偏高,造成老師們噤若寒蟬、不敢管教。

全教產也說,零成本的濫訴讓教育現場需要花費大筆的調查經費,一場調查可能要花費最少3萬元,更有學校一件濫訴花20萬元,最後調查結果不成立,而20萬元可以提供20名弱勢學生免費吃營養午餐一學年。

全教產批評,校事會議在學校實務運作變調。陳卓邦攝 zoomin
全教產批評,校事會議在學校實務運作變調。陳卓邦攝

全教產建議,教育部應要求檢舉人在投訴時,先繳一筆保證金,如果調查結果成立就返還,但如果調查不成立,這筆保證金就應成為支付教師被濫訴的法律基金,或納入《教師因公涉訟補助辦法》的費用。

校事會議全由校長主導

此外,全教產提到,一旦教師遭投訴,常常立刻被「暫時停聘」,影響教師身分、地位、名譽及財產甚鉅,尤其當調查結果「無具體事證」或「不成立」時,教師的身心遭嚴重傷害,且暫時停聘期間的學術研究加給、考核獎金、年終獎金及特休假等均受影響,卻無法於證明清白後給予挽救。

另外,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指出,校事會議掌握教師工作的生死大權,程序卻完全由校長主導,調查委員的遴選、律師的聘請,全都由校長說了算,許多調查委員專業不足卻能左右教師去留,且常遇到調查委員在調查前已有偏頗心證。

全教產指出,校事會議許多調查委員專業不足,卻左右教師去留。全教產提供 zoomin
全教產指出,校事會議許多調查委員專業不足,卻左右教師去留。全教產提供

全教產指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施行2年來,零成本的投訴,讓教育職場陷入惡性循環,呼籲教育部盡速修法。

校長也挺修校事會議規定

針對校事會議制度,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強調,校事會議委員包含校長、家長會代表、行政人員代表、教師會代表及教育學者、法律學者專家、兒童及少年福利學者專家或社會公正人士,任何決議均為委員會決議,難謂校長一人可操控整個委員會。

中小學校長協會強調,校事會議並非校長一人可操控。梁建裕攝 zoomin
中小學校長協會強調,校事會議並非校長一人可操控。梁建裕攝

中小學校長協會也說,校事會議制度實施以來,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大增且承受各種壓力,身心俱疲,建議修正相關規定,包含規定學校初步調查和保全證據後,決定是否受理,並得進行親師溝通;未有具體事實或不具名檢舉均不受理;校事會議成員為專業單位人員,調查審理完畢再移回教評會;主管機關編列足夠的調查費用補助學校;主管機關從調查人才庫推舉人員供學校遴選,應留意各類代表的衡平性。

中小學校長協會強調,目前校事會議所帶來不必要對立與衝擊,正啃蝕著學校辦學的根基,修訂法規方能讓校長安心辦學,提升教育成效。

中小學校長協會強調,校事會議帶來不必要的對立與衝擊。王良博攝 zoomin
中小學校長協會強調,校事會議帶來不必要的對立與衝擊。王良博攝

教育部:啟動修正精進作為

對於修改校事會議制度的聲浪,教育部回應,已蒐集意見,並啟動修正精進作為,避免校事會議造成教學現場濫訴,教育部已經邀集法制專家、地方政府及相關團體共同研議。

另外,教育部強調,已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明確教師管教目的、原則及依法可採取的措施,並新增必要情況下的「阻卻違法」事由,保障教師在正當管教或維持秩序時不會受到懲處,支持教師依法執行職責,確保學生受教權與校園正常運作。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校事會議 # 全教產 # 校長協會 # 濫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