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通過1.25兆軍購特別條例 卓榮泰喊話同胞支持:「真正和平,是大家不用上戰場」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昨公開示警,北京正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軍事整備企圖併吞台灣,宣布投入1.25兆元特別預算強化我國防自主,行政院會今通過該筆天價預算法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院會後記者會,親自喊話國人及各政黨能支持此特別條例,「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國哪有黨?」希望拋棄政黨成見,以國家、人民福祉為旨。
行政院召開院會後記者會,國防部戰略規劃司長黃文啟簡報,過去十年,國防部透過公務預算籌購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等多種軍事武器裝備,已經具備了基本的「不對稱作戰能力」,由於中共的海空威脅不斷的擴大,國防部從2022到2026年也籌購天弓三型飛彈等多種系統,以提升我們遠距打擊、防空以及制海的能力。但是在中共不斷擴張對我們的威脅之下,我們有必要進一步的強化防衛韌性和不對稱戰力。
黃文啟表示,因此國防部規劃在2026到2033年,籌獲防空、反彈道及反裝甲飛彈等七類型的武器裝備的籌購項目,希望完備多域拒止的能力,建構多層次的防衛作戰體系。這一次的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執行期程將由2026到2033年,預算上限為新台幣1兆2500億元,希望爭取預算以「一次性的獲賦」,確保資源穩定集中,加速籌獲所需的戰力。
籌獲項目包含「精準火砲」、「遠程精準打擊飛彈」、「防空、反彈道及反裝甲飛彈」、「無人載具及其反制系統」、「強化作戰持續量能相關裝備」、「AI輔助與C5ISR系統」,同時也和美方合作共同積極研發和採購台灣急需要的裝備和系統。
卓揆懇求政黨拋棄成見 「真正和平是讓大家不用上戰場」
卓榮泰出席政院第二場記者會,親自向全體國人說明,從昨天到今天有一些言論持續出現,他要懇求國內的同胞以及各政黨: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國哪有黨?此時此刻應該拋棄政黨成見,以國家、人民福祉為旨。
卓強調,過去這段時間持續看到中共各種形式侵擾,政府極力地向人民表達,政府有守護國家主權跟安全的能力跟決心。看到對方這種侵擾型態、頻率續增高.政府更需要提高自我防衛的能力,也要讓全世界理念相同的夥伴清楚,要跟台灣站在一起,「我們自己有實力,對方才能拿出他的助力。」
卓榮泰表示,此刻,當全球包括印太地區、歐盟、美國在內等多國都持續對國內的國防預算重新檢討、調整,而且有明顯幅度的提高,身在第一島鏈關鍵位置、地緣政治最敏感地區的台灣,怎麼可能不提高自我防衛的能力。
他說,如果沒有中共霸權四處張揚,侵擾行動無限放大、頻率一直增加,全世界無需做這項防制的工作;執政黨跟政府是一個負責任的政黨,也是負責的政府,必須做出這樣的決定。
卓期待,國人同胞能夠支持,他更希望在野政黨看清楚事實,也能夠審慎了解目前的局勢,唯有這樣做,才能告訴國人「真正的和平是讓大家不用上戰場,而真正的和平是靠實力得來。」台灣有實力可以爭取和平,人民不用上戰場;如果沒有實力,當對手真的有了錯誤的訊息、有了不當的企圖要來犯台,如果不能及時展現出防衛能力,將無法展現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跟政黨應該有的態度。
卓榮泰表示,請國防部跟朝野各黨團積極溝通,也請經濟部做必要的對應跟溝通。因為今天院會通過了這兩項,一個是民主防衛的能力,一個是國防關聯產業的發展;台灣需要得到先進、精密的各式新式武器裝備,同時,就在地國防軍工產業要同時提升、轉型、升級,讓國防軍工產業能夠在成為助長國內經濟成長的另一道力量,這對國內的經濟發展,是一道新的方向。
為何要砸1.25兆元?
「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說明,中共近年憑藉軍事現代化成果,運用「灰帶併軍事」之複合式威脅手段,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削弱國人對國家安全信心。中共灰帶侵擾及挑釁,已延伸至其他島鏈國家及南海區域,使各國意識到傳統作戰觀念及軍備已無法應處這類衝突,也讓區域穩定備受威脅。
草案提到,國軍為嚇阻共軍犯臺,積極執行建軍備戰工作,當前主要籌獲武器裝備以「不對稱戰力」為主軸,包含愛國者二型飛彈性能提升與採購增程飛彈、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新型標槍反裝甲飛彈、新型拖式反裝甲飛彈及攻擊型無人機等,已具備基本不對稱作戰能力,對中共登陸作戰產生一定嚇阻能力。
鑑於中共近年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投資,以加速其軍事現代化進程,並著重於籌建可對我實施聯合火力打擊及封鎖能力。國軍為快速提升戰力應處當前威脅,持續強化制空、制海及反封鎖能力,依一百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制定公布施行之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運用國內成熟技術與量能,編列「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建構高機動化精準打擊能力,所籌獲之雄昇飛彈、萬劍飛彈、劍翔無人攻擊載具、陸基防空系統、野戰防空系統、沱江級高效能快艇及岸置反艦飛彈系統等,可快速大幅提升國軍遠距精準打擊及防空、制海能力。
草案內容指出,考量中共軍事實力及反介入(拒止)友盟支援能力不斷增長,對我猝然突襲機率升高,國軍為應處當前迫切威脅完備多域拒止,有必要建構多層次削弱及強韌之防衛作戰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