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〡人形機器人的機會在工業領域 仍有這3大問題需解決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人形機器人到底適合哪種領域使用?是產業界一直在觀察的方向,專家指出,基於機器人原則,就是不能跟人類接觸,從這邊來看,尤其人形機器人的力量也比人類大,因此工業領域還是比較適合人形機器人發展。 2025/07/26 20:52 財經 產業脈動
大立光第2季匯損逾3個股本!單季每股僅賺7.73元 獲利季減近84%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3008)今(10)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布第2季財報,受台幣強升影響,帳面出現高達42.2億元的匯兌損失,導致單季獲利大幅衰退,第2季稅後淨利僅剩10.32億元,季減近84%,每股盈餘驟降至7.73元,與第1季的48.28元形成強烈對比。 2025/07/10 15:47 財經 產業脈動
中國手機鏡頭廠遭傳爆雷!台廠有轉單效應? 郭明錤點名僅它真正受惠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對於媒體報導,近年來中國大陸部分產業面臨價格競爭,很多廠商受到衝擊甚至倒閉,華為旗下供應商中藍電子陷入營運困境,傳出已停止向OPPO、vivo等手機品牌供應鏡頭,市場聯想台廠可望受惠轉單,今天大立光、玉晶光股價大漲,亞光則拉回整理下跌2.7%,不過,亞光本月股價已飆漲逾70%。 2024/12/26 19:22 財經 產業脈動
連8紅!10月外銷訂單月增3.1% 受惠AI及年終備貨需求挹注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今公布10月外銷訂單連8紅,電子產品接單金額在AI挹注下創歷年同期新高;經濟部估外銷訂單在年終備貨需求和AI挹注下,高機率全年正成長。 2024/11/20 19:00 財經 產業脈動
小米15/Pro手機來了!售價2萬元起跳 還推出訂製色版及亮銀版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小米今晚舉行新產品發表會,正式推出小米15手機,記憶體12GB+256GB容量起跳,定價4499元人民幣(近2.05萬台幣)起。 2024/10/29 21:30 財經 科技新知
蘋果iPhone 16大砍單非空穴來風 蘋概股「好年冬」恐難再現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廠是蘋果概念股重鎮,往年都有「一顆蘋果救台股」的慣性,不過法人指出,今年恐怕很難再重演了,在蘋果Apple Intelligence遲遲未能上線,分析師郭明錤也發文指出,根據供應鏈調查結果,蘋果自第4季到明年上半年減少iPhone 16訂單約1000萬支,也讓蘋果概念股過去的好年冬很難再重新上演。 2024/10/24 14:18 財經 股市投資
AI持續發威 8月外銷訂單502.2億美元連六紅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今公布8月外銷訂單統計達502.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9億美元或增0.4%,經季節調整後增1.1%,連續6個月正成長,並為歷年同期第3高,年增9.1%;累計1-8月外銷訂單3,751.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27.8億美元或增3.5%。 2024/09/24 18:03 財經
能率集團法說 IKKA-KY強攻日系車廠並將投入機器人及散熱新產品領域 能率集團今舉行法說會,能率(5392)總經理暨重要子公司IKKA-KY(2250)董事長胡湘麒表示,展望後市,IKKA-KY將在既有的車用工業基礎下,發展與機器人相關的精密齒輪,以及投入冷卻系統,另外IKKA-KY目前也與客戶討論AI水冷相關專案,希望接下來能走到產品開發階段。 2024/09/18 19:15 財經 股市投資
無人機國家隊1|台灣技術自有程度高但「賠錢生意沒人做」 市場規模成突破關鍵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6月底,《華爾街日報》曾報導,台灣要發展無人機國家隊,無奈關鍵零組件供應鏈掌控在中國大陸手中,再度引發市場關心台灣無人機發展狀況。惟根據台灣產業人士分析,台灣本身的技術不是問題,問題是,缺乏市場規模,廠商看不到可能的發展空間,當然不願意投資產線,如何把台灣本身市場規模擴大,進而還可以外銷,技術跟產能就可迎刃而解。 2024/07/25 07:50 財經 產業脈動
大立光第4季產能全面滿載 林恩平:明年新廠視客戶需求做準備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今舉行線上法說會,受惠iPhone拉貨,6月營收重回40億元大關。董事長林恩平今也表示,目前產能大多滿載,下半年將有更多鏡頭升級機種,預計第4季新廠加入新產能也會呈現滿載。 2024/07/11 18:53 財經 產業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