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直擊|光復商工復課首日!校長淚憶泥封慘況「2師受困抱樹求生」:無語問蒼天

直擊|光復商工復課首日!校長淚憶泥封慘況「2師受困抱樹求生」:無語問蒼天

【記者許皓婷、林林/花蓮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光復商工也成為重災區,當時灌進大量洪水,6.2公頃校園被泥沙覆蓋,更造成2名老師受困。如今經過近3周修復,光復商工已恢復7、8成,今(13)日也正式復課,校長陳德明回憶起事發驚險過程和災後慘狀,他不禁哽咽道,「我那時候真的是無語問蒼天,我看到滿滿都是泥,我就想怎麼辦⋯我要怎樣在最短時間讓孩子回到學校上課。」
超人注意|光復商工遭泥封6.2頃!汽車廠全毀 校長拼復課需要你

超人注意|光復商工遭泥封6.2頃!汽車廠全毀 校長拼復課需要你

【記者王良博、李柏毅/花蓮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縣光復鄉,其中,光復商工6.2公頃校地被泥漿覆蓋,除了操場全毀、水電等基礎建設必須重建,汽車科的實習工廠也被灌入大量泥漿,設備全數報廢,恐衝擊學生實作學習。 校長陳德明透露,已有善心人士、其他學校,願意捐贈相關設備,校方也會儘速購置新設備,並協調教師,讓實作課可於後續進行補救教學,現階段力拼國慶連假後,恢復實體上課。
光復棒球名校球具全完蛋!2米泥沙撞爛唯一小巴 教練:急需交通支援移地訓練

光復棒球名校球具全完蛋!2米泥沙撞爛唯一小巴 教練:急需交通支援移地訓練

【記者陳怡文、王良博/花蓮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9/23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除了造成花蓮光復鄉18死、6失聯,也重創培育周思齊、高國輝等眾多職棒選手聞名的棒球名校「光復國中」,教練直言,過去光復也曾淹水,但頂多到腳踝,這次淤泥高達2米,球場百分百無法使用,牛棚被摧毀、球具也有90%無法使用,修復時間需要1年,目前規劃「移地訓練」,但學校唯一的校車也被催毀,期盼外界給予交通支援。
鄭英耀教師節前發信全國教師 允諾年底提校事會議精進方案

鄭英耀教師節前發信全國教師 允諾年底提校事會議精進方案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明(27)日就是教師節,教育部長鄭英耀昨(26)日發出「致全國教師的一封信」,除表達感謝與敬意,也重申備受爭議的校事會議制度,將於年底提出精進方案,且承諾由教育部做起行政減量,建立資料共享機制,落實公文減量,避免資料重複填報,並精簡計畫申請流程。
學童午餐國產食材恐斷炊 主計總處籲地方:優先編列預算支應

學童午餐國產食材恐斷炊 主計總處籲地方:優先編列預算支應

【記者施智齡、賴昀岫/台北報導】台灣從2017年推動學校營養午餐使用3章1Q國產農產品,再由中央補助每名學童午餐費用10元獎勵金,受新版財劃法影響,媒體報導,政院明年度預算未編列該經費,也未發公文告知由地方負擔,團膳業者代表呼籲政院說明權責,別讓學生午餐用國產食材開天窗。行政院主計總處回應,國中小學校營養午餐為地方自治事項,應由直轄市、縣市以其自有財源優先編列預算支應,中央在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前,是透過一般性補助款酌予協助地方。
帶學生割稻、了解在地菱角文化 教育部夏日樂學9成學生按讚

帶學生割稻、了解在地菱角文化 教育部夏日樂學9成學生按讚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教育部國教署於每年暑期,推動國中小學校辦理夏日樂學。有學校將在地特色資源融入校本課程內容,並與美國及日本學校交流食農教育,家鄉文化在地生根之餘,也走向國際;還有學校帶學生體驗割稻拾穗、挑擔稻,推動在地文化向下扎根。11年來累計21萬5000人次受惠,今年參與計畫的1萬116份師生問卷回饋中,近9成學生表示很喜歡夏日樂學、來年還想參加。
「因為有你們,校園才能孕育幸福與希望」 40年資深優良教師523人獲獎創紀錄

「因為有你們,校園才能孕育幸福與希望」 40年資深優良教師523人獲獎創紀錄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教師節將至,教育部今(18日)舉行114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今年一共有72位教師榮獲師鐸獎、20位獲得教育奉獻獎,服務滿40年的資深優良教師更多達523位,為歷年最多。教育部長鄭英耀致詞時表示,「因為有你們,校園才能成為孕育幸福與希望的地方。」


教長親訪全台唯一「普高+特教」校 親送30年首調升加給2800元

教長親訪全台唯一「普高+特教」校 親送30年首調升加給2800元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教師節將至,2026年2月起,凍漲逾30年的特教老師的職務加給將提升,有特教師證者從每月1800元增為2800元、無特教師證者從600元調高為900元。教育部長鄭英耀9/15前往全國唯一併設普通高中及特教學校的國立和美實驗學校,傾聽特教老師的相關工作的感想與心聲,並對特教老師表達感謝。
校園外食訂購爭議多、規範不明 學生團體:應建立學生參與機制

校園外食訂購爭議多、規範不明 學生團體:應建立學生參與機制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中山女高等校近期傳出校園外食訂購的爭議,對此,學生團體今(12)日表示,學生在校午餐常面臨員生社排隊久候、團膳無法滿足特殊需求等困境,而校園外食議題也關乎學生是否能參與校園治理、是否有表達意見並被重視的權利,呼籲各校外食規定應廣納學生討論,且教育部應針對外食議題,建立更明確的學生參與機制。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