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本土副傷寒!男子曾遊印度 無生食生飲待釐清感染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前往南亞、東南亞小心副傷寒,疾病管制署今(9/23)日公布我國今(2025)年首例本土副傷寒確定病例,為北部20多歲外國籍男性,幾個月前曾去印度旅遊,返台後出現發燒、腹瀉、頭痛,住院治療並採檢驗出副傷寒桿菌。預防之道建議飲用水煮沸或使用瓶裝水,食物須經過充分加熱煮熟後才食用。 2025/09/23 14:29 生活 醫藥
8天大新生兒染伊科病毒不治 估10月上旬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上周新增1例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後死亡,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收治加護病房治療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開學後腸病毒風險上升,疾管署預估十月上旬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2025/09/16 14:24 生活 醫藥
未滿月男嬰染咳到住ICU! 一家三口全中鏢:媽媽、姊姊也確診百日咳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國內新增1起百日咳家庭群聚事件,指標個案為北部1個月大男嬰。疾管署表示,個案8月中旬開始有咳嗽症狀,後陸續出現食慾下降、尿量減少、呼吸急促等情形至醫院就醫並收住加護病房,目前住院第3周;個案的媽媽和姊姊都曾有咳嗽症狀,本月初檢驗陽性確診。 2025/09/09 16:02 生活 醫藥
南韓列「立百病毒感染症」一級傳染病 致死率達75%!疾管署最新回應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又有新的應提防傳染病!南韓疾管當局周一(9/8)宣布,把「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第一級傳染病。這是自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南韓首次再有一級法定傳染病。這種致命病毒致死率高達75%,正在印度和孟加拉疫情爆發,所有從這兩個國家入境南韓的人士均需完成健康申報。我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新任署長羅一鈞9日表示,台灣很早就有監測方式和臨床通報及檢驗,也不排除因應國際疫情變化,再把該病毒提升為法定傳染病。 2025/09/09 12:26 國際 熱搜話題
爆料代價大!黃揚明發澄清文+捐款80萬 民進黨:栽贓抹黑將直接告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媒體人黃揚明去年2月指稱民進黨人士為了立法院長選舉,開出千萬元利益誘國民黨特定立委跑票,被民進黨提告請求損害賠償100萬元等,台北地院今年2月判黃揚明應負擔民進黨刊載自由時報「勝訴啟事」1日的費用,黃提出上訴,高院法官以臉書刊登「澄清啟示」為調解條件,黃揚明今po出聲明,並允諾捐款80萬元,民進黨發言人韓瑩表示,未來如有任何惡意栽贓抹黑,都將直接提告。 2025/09/08 16:37 政治 黨政要聞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2!敗血住院數周 桃園、台東接近流行警戒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上周再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分別在出生第五天和第十天出現活動力不佳、發紺缺氧、發燒,抽血檢驗顯示疑似敗血症,一例住院兩周後順利出院,另一例住院三周仍在治療中。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開學後腸病毒傳染風險增加,尤其桃園市和台東縣已達流行閾值的八成,家長注意防範。 2025/09/02 18:24 生活 醫藥
腳部傷口疑感染類鼻疽 5旬男咳嗽、腹瀉後十天死亡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上周新增9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一例50多歲男性因有多重慢性病史,於8/20開始咳嗽、腹瀉、流鼻水,兩度到診所就醫,後因症狀持續於8/23至醫院急診,於隔日因呼吸困難及呼吸衰竭不幸死亡。另外8名個案均仍住院治療中,其中4名收治於加護病房。 2025/08/26 16:17 生活 醫藥
百日咳個案創10年同期新高! 疾管署:11-18歲青少年最多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今年國內百日咳累計35例均為本土病例,為10年同期新高,包含8起家庭群聚,其中1起延伸校園群聚,個案年齡層以11-18歲青少年佔比最高,共13例,其次為6個月以下嬰兒,共8例。 2025/07/01 14:28 生活 醫藥
台灣人16%嚴重厭童!噪音是反感主因 專家教8安撫撇步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餐廳禁童令、孩童在公眾場合哭鬧經常引發激烈討論,兒福聯盟今(6/17)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近四成民眾對孩子完全不反感,重度厭童者僅16%,不滿多半是針對孩子的哭鬧及擾人行為,而非孩子本身,高級餐廳和長途交通工具被他們視為「兒童不宜區域」。專家分享8大安撫撇步,也期盼大眾多點理解與包容。 2025/06/17 12:17 生活 文教
越南麻疹疫情嚴峻!2男旅遊返台確診 我國病例數創6年最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上週新增2例麻疹越南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北部及中部30多歲男性,皆於4月底至5月初有越南旅遊史,分別於返國後4天及9天發病。疾管署統計,我國今(2025)年截至5月19日,累計36例麻疹病例,其中12例為本土病例,24例均自越南境外移入,今年國內感染及境外移入病例數為近6年同期最高。 2025/05/20 16:5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