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公路局砸17.52億元改建池上大橋!樓高增至6層 耐震提升到5強、防洪50年

公路局砸17.52億元改建池上大橋!樓高增至6層 耐震提升到5強、防洪50年

【記者陳怡文/台東報導】台9線池上大橋是連接池上跟關山的重要橋梁,南下線1986年、北上線1994年竣工,但歷經30餘年,河川沖刷導致橋墩基礎裸露,且耐震不符現行法規需求,交通部公路局砸17.52億元進行池上大橋改建工程,2023年9/28開工至今,如期完成49.26%,原橋改道重建,去年、今年歷經7個颱風,預計從5層樓高提升至6樓高,防洪標準30年提升至50年,耐震從4弱提高至5強,並增人行道,俯瞰金城武樹,預計全線通車2027年4月;池上大橋蓋建工程僅是「台9線花東縱谷公路安全景觀大道(台東段)」計畫一環,原路線全長51.1公里開車要花2小時,截彎取直縮短至45.8公里,並提升速限後,縮短至1.5小時,總計142.09億元,另有花蓮段約151億元。
監委關切核電廠耐震能力 台電:核二、核三風險評估符合標準

監委關切核電廠耐震能力 台電:核二、核三風險評估符合標準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監委調查報告關心台電核電廠耐震能力,台電昨晚說明,自2015年起即依核安會要求,偱SSHAC Level 3程序 (美國「地震危害分析資深專家委員會」訂定第 3 層級之程序)辦理核電廠機率式地震危害分析,並依分析結果,針對地震時執行安全停機的相關設備進行耐震補強,並獲核安會審查同意核備。
舊版尖峰期易壅塞!台9線木瓜溪橋11/7改建完工 增人行道眺望縱谷、奇萊山

舊版尖峰期易壅塞!台9線木瓜溪橋11/7改建完工 增人行道眺望縱谷、奇萊山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9線木瓜溪橋為北花蓮進入花東縱谷公路的首座橋梁,更是花蓮市與壽豐、鳳林間上班通勤族的重要要道,但舊木瓜溪橋車道配置僅為1快車道、1慢車道,長久以來尖峰時段易壅塞,影響通行效率,自2020年12月啟動改建工程,歷經近5年努力,新橋將於2025年11/7順利竣工。
搶救托育荒!候補3000人搶破頭 蔣萬安拍板北市「校校有公托」

搶救托育荒!候補3000人搶破頭 蔣萬安拍板北市「校校有公托」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公托候補高達3000人,家庭托育需求嚴重失衡,引發不少家長抱怨,為擴大公有土地使用效益,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在市政會議上拍板,全力推動台北市「校校有公托」,未來不只是有閒置教室的學校,台北市所有公立國小、國中、高中都須附設公托中心,大量推廣設置0到2歲的公托中心。
創公股合作之先 台灣金聯與華南金資產共推都更案

創公股合作之先 台灣金聯與華南金資產共推都更案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今日宣布與華南金資產管理,簽署「共同出資參與都市更新重建契約」,創公股機構合作首例,將共同出資推動台北市文山區興隆段都市更新案,改善老舊社區,加速地方更新並提升區域發展價值、創造多贏。據業界推測,本都更案金額約10億元。
堰塞湖沖毀馬太鞍溪橋!交通部:原址重建 將採用200年防洪標準

堰塞湖沖毀馬太鞍溪橋!交通部:原址重建 將採用200年防洪標準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9/23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馬太鞍溪橋遭洪水沖毀,交通部預計在2026年底完成單向橋樑可雙向通車,2027年完成全部橋樑通車,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表示,預計在原址重建馬太鞍溪橋,原本採用100年防洪標準,會將防洪標準加倍,採用200年防洪標準。
淡江大橋合龍2|2026年5月通車!耐用120年抗7級震 超強工法揭密

淡江大橋合龍2|2026年5月通車!耐用120年抗7級震 超強工法揭密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淡江大橋完工後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徑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為讓其優美豎立在淡水河口的嚴峻鹽害環境下,工程採用多重防護措施,包括抗氯離子滲透混凝土、鍍鋅鋼筋、耐候鋼材以及橋墩塗層保護,並搭配監測系統,使用年限高達120年,另外,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發生頻繁,淡江大橋為防震設下3道防線,可承受7級地震。
卓榮泰談地方補助「無任何政治考量」 籲地方政府優先編列弱勢所需經費

卓榮泰談地方補助「無任何政治考量」 籲地方政府優先編列弱勢所需經費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已送入立法院準備排審,在野立委痛批行政院違法「漏編」立院三讀通過的志願役加薪、警消退休加給項目,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出席行政院會也再度反應「地方一般性補助款」事宜,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基於《財劃法》修正後,為避免影響到國家國防、外交、科技發展及整體經濟政策,政院不得不做必要調整。他強調,政院考量的是均衡台灣,不會有任何政治考量,請各位縣市首長能夠放心。
川青鐵路黃河特大橋坍塌已12死 竟是曼谷地震崩解大樓同建商蓋的

川青鐵路黃河特大橋坍塌已12死 竟是曼谷地震崩解大樓同建商蓋的

【陳力維/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川青鐵路青海段的尖扎黃河特大橋於8月22日凌晨發生一起嚴重工安事故。中媒報導,大橋在進行鋼索施拉作業時,鋼索突然斷裂,導致鋼拱與張拉平台同步翻落,造成16名施工人員跌落黃河,最終釀成12人死亡、4人失聯的重大悲劇。事故現場畫面顯示,大橋中段約數十公尺長的結構已完全脫落。這座號稱「世界跨度最大」的雙線鐵路大橋,才剛於2023年開始施工,便傳出如此重大的工安意外,引發各界譁然,如今還被挖出,是與在3/28緬甸地震中瞬間倒塌崩解的泰國曼谷審計大樓,同樣由中國大陸中鐵集團興建施工!
核三公投未過!台電:將依法啟動6大自我安檢 確保核安最優先

核三公投未過!台電:將依法啟動6大自我安檢 確保核安最優先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昨投開票,同意票434萬1432張,不同意票151萬1693張,投票率29.53%,同意票佔投票權人總數21.7%,同意票雖多於不同意票,但未達1/4通過門檻的500萬523張票,依公投法規定,公投結果不通過。針對核三重啟公投結果,台電表示尊重,並依法啟動自我安檢,另亦將持續發展多元能源滿足全民用電需求。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