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模作文「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被罵翻 挨轟無視現行法規!地獄開局 【記者陳力維、王良博/綜合報導】114年「北模」(台北區高中學測模擬考試)作文試題「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被罵爆!現行台灣《人工生殖法》並未開放代理孕母,代理孕母制度在台灣的合法性仍存在爭議,北模最新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卻要求學生以「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撰文一篇。事後此命題遭痛批限制考生思考方向、忽視女性自主權、模糊制度性問題! 2025/09/09 18:25 生活
高溫引爆「蛋蛋」危機!奇美醫院揭恐怖影響 6習慣提振雄風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高溫不只會中暑,還可能令男性「當機」!台南永康奇美醫院透過透過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高溫會抑制大腦向睪丸發出的賀爾蒙指令,使得「精蟲工廠」無法順利運作,甚至會影響勃起硬度,呼籲高風險族群落實六大習慣,提振雄風。 2025/08/26 18:36 生活 醫藥
卵巢早衰難逆轉! 專家籲生育補助納入子宮內膜異位症等患者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現代人普遍晚婚晚育,不孕症也成為少子化關鍵因素之一。衛福部將在今年9月試辦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方案,但專家認為這仍不夠,呼籲逐步納入卵巢功能退化的高風險族群,也期待政府持續擴大人工生殖補助、放寬醫療性凍卵條件。 2025/08/26 18:35 生活 醫藥
帶脆折症基因!28歲人妻3度試管失敗 AI助攻讓她喜當雙寶媽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帶有「X染色體脆折症」基因的文姓女子,從28歲起嘗試三次一般試管療程皆以失敗收場,經台中茂盛醫院透過「第4代AI人工智慧試管嬰兒技術」與「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技術(PGD)」檢測,同時搭配受卵試管方式,終於在2年間順利迎來一對健康姐弟,求子歷程讓她與先生從「絕望」走向「希望」,凸顯受卵與基因篩檢在避免遺傳疾病中的重要性。 2025/08/26 17:51 生活 醫藥
大型研究:精液品質差恐少活2.7年! 醫點名「1飲食習慣」是元凶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一項追蹤近8萬名男性、長達50年的丹麥大型研究發現,精液品質與個人壽命有著高度相關,品質最好的男性平均壽命竟比最差者多了2.7年。醫師指出,男性不孕不只是生殖問題,更應被視為身體提早發出的「健康警報」,其背後可能潛藏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風險,而選擇無糖飲料、低糖飲食,不只幫助控制體重,還能守護男性的攝護腺與性功能,甚至減少包皮炎,尿路結石。 2025/08/24 13:41 生活 醫藥
四成國人體內塑化劑超標 常熬夜、壓力大、便秘提高曝露風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環境荷爾蒙」與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進而影響生殖、神經與免疫功能。國內大型健檢中心調查發現,近四成民眾體內塑化劑濃度超標,醫師提醒,常熬夜、飲酒、壓力大、有便秘或腸道功能不佳、肥胖、有婦科疾病或內分泌失調病史者,皆會增加環境荷爾蒙暴露風險。 2025/08/17 10:00 生活 醫藥
一個都不能少! 國健署擬提升兒童預防保健服務至9次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少子化海嘯幾乎已不可逆,在「一個都不能少,每個都要好」的概念下,衛福部國健署目前提供未滿7歲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兒科出身的新任署長沈靜芬今表示,擬在4到10個月、3到7歲各增加1次,總數提高為9次,持續向行政院爭取預算,如預算到位,有望明年上路。 2025/08/11 17:58 生活 醫藥
女子頭痛不止、明顯掉髮 竟是梅毒螺旋體入侵腦部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國愛滋病和淋病感染呈現下降趨勢,梅毒病例數卻逆勢成長,一名30多歲女性起初被認為是腦膜炎收治住院,但持續頭痛且明顯掉髮,雖然有固定男朋友,醫師還是幫她做了梅毒相關檢驗,結果診斷出二期梅毒,梅毒螺旋體已經侵入腦部,住院接受標準治療後,頭髮逐漸長回來。 2025/08/05 18:37 生活 醫藥
黃國昌認:2018反對「以核養綠」 翁曉玲斥政府能源政策偏激已傷害國人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核三廠1、2號機組去年7月、今年5月相繼除役,民眾黨提出的「核三重啟」公投案將在8月23日投票,如同意票過投票人總數25%,核電有望死灰復燃。公投案五位正方代表今齊聚催「同意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直言,非核家園政策落後世界潮流,該是轉彎的時候,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也解釋自己立場大變的原因,強調支持核三延役,不是為了便宜的電費,而是為了更乾淨、安全、穩定的台灣。 2025/08/04 18:30 政治 黨政要聞
不孕關鍵!台灣8成男性精液不及格 醫籲遠離5大壞習慣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少子化問題不只關乎女性生育年齡,男性的「蟲蟲危機」正悄悄釀成無聲災難!台中茂盛醫院最新統計顯示,2023至2024年間來院捐精的男性中,僅19.4%通過精液檢查標準,換句話說,每10人就有8人不合格,意味男性生育力普遍下滑,也反映環境與生活習慣對精子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2025/07/30 19:33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