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嬰心臟大破洞還染新冠!醫護合力修補搶命 重獲新生歡慶周歲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李姓男嬰出生兩個月時,檢出心房中隔缺損直徑達4公分,造成呼吸窘迫等狀況,還合併肺靜脈與肺高壓,今年7月感染新冠病毒,病情急轉直下,經童綜合醫院醫療團隊合作,透過傳統開心手術修補「破洞」小小心臟,並在醫護人員細心照護下,男嬰恢復良好,順利轉出加護病房,歡慶一歲生日,為醫病關係寫下溫馨的一頁。 2025/09/12 18:26 生活 醫藥
機車雙載突自摔!竟是吸喪屍煙彈 瞬間失去肢體控制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北市新店區昨日晚間發生機車雙載在騎乘途中,後座乘客突然失去平衡墜落送至耕莘醫院急診,檢查後才發現,該名乘客竟在騎乘過程中吸食俗稱喪屍煙彈的「依托咪脂」。醫師警告,依托咪酯並非娛樂性藥物,不存在安全濫用劑量,可能瞬間失去判斷力與肢體控制,甚至有呼吸停止嚴重副作用。 2025/09/02 20:34 生活 醫藥
別低估心房顫動致命性!5症狀長期未治療 恐中風和心衰竭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但其危險性卻常被低估,台灣每年新增約2.5萬例心房顫動患者,65歲以上平均每20人就1人罹病,其中三分之一病人無明顯症狀,容易延誤治療。醫師提醒,心房顫動若長期未治療,可能引發中風與心衰竭,造成嚴重失能甚至危及生命。 2025/08/31 09:30 生活 醫藥
陳佩琪痛訴:政府廉價手段構陷柯文哲 計劃到天安門揭賴清德兇殘面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核准的京華城改建案,容積率從560%暴增至840%,牽扯出收賄、圖利廠商疑慮,柯迄今已遭羈押長達9個月,柯妻陳佩琪、醫師蘇偉碩今出席記者會劍指賴清德政府羅織罪名,不惜犧牲台灣司法公正、都市計劃人員的專業進行政治鬥爭,陳佩琪強忍情緒說,賴清德要把先生關押到死,她計劃之後帶柯文哲的相片向全世界訴說,號稱民主自由國家,兇狠殘暴的政府怎麼關押在野黨黨主席,造成家破人亡,首站要到天安門廣場用流利中文講。 2025/08/18 12:50 政治 黨政要聞
奧運銅牌李孟遠涉禁藥!射擊禁用β阻斷劑 常見於高血壓藥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巴黎奧運射擊定向飛靶銅牌李孟遠疑似涉入禁藥,被中華民國運動禁藥防制基金會列入禁賽名單,目前「暫時停權」靜待調查。以射擊來說,無論賽內或賽外隨時禁用β阻斷劑,具有降低心率、減少手抖、減輕焦慮的作用,常見於治療高血壓、心律不整的藥物中。 2025/08/16 17:04 生活 醫藥
7旬男住院10天突意識改變、低血氧 死後確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新增一起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死亡個案,患者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有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史,7月25日因呼吸喘住院治療,8月3日突然意識改變,血氧濃度降低,於當日死亡;這也是今年第3例死亡個案。 2025/08/12 15:50 生活 醫藥
心臟功能僅剩2成!中榮啟用「人工心幫浦」 助59歲男撐起生命希望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一名59歲紀姓男子罹患擴張型心肌病變(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導致嚴重心臟衰竭,心臟功能僅剩不到20%,多次住院治療仍無明顯改善,所幸在臺中榮總成功植入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LVAD),目前病況穩定,不僅可正常生活,並持續接受門診追蹤,等待合適的心臟移植機會。 2025/08/07 15:33 生活 醫藥
沈玉琳傳猛爆性肝炎緊急住院 陶子爆肝被醫警告:妳要死了知道嗎?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藝人沈玉琳驚傳因猛爆性肝炎引發嚴重併發症,緊急前往三軍總醫院就醫。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猛爆性肝炎致死率極高,主持人陶晶瑩30歲就曾因為工作太拼命猛爆性肝炎,當時台大醫生為讓她知道嚴重性,還跟她說「妳要死了,知道嗎?」 2025/07/30 08:55 生活
孫子發燒阿嬤拿「阿公沒吃完的藥」餵 兒科名醫曝做錯這些得住院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小朋友不是縮小版大人!醫師指出,曾有一名男童感染EB病毒發燒,但阿嬤未帶孩子就醫,而是拿大人沒吃完的藥給孫子吃,患者後續出現噁心、嘔吐、全身皮膚疹等症狀,最後必須住院治療;衛福部提醒,兒童抗生素要遵循「四不一要」原則,包括不主動要求、不自行購買、不吃他人抗生素、不隨便停藥、要遵醫囑用藥等。 2025/07/23 11:20 生活 醫藥
AI心電圖揪惡兆!2千人海救2名手術免猝逝 醫:未來可用檢測兒童心臟病(獨家)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傳統心電圖只能從波形判斷病人檢查當下的狀態,有了AI輔助將圖形數據化,搖身一變算命師看出慢性病史到預測未來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今年雙北市世壯運首度大規模應用AI輔助心電圖檢測,從2200人中成功揪出56名高風險者,2人緊急手術化解危機。這項技術不僅限於診間,從救護車、居家醫療到長照機構提升醫療效率,還能降低手術麻醉風險、解決兒童不擅表達症狀的問題。 2025/07/17 06:5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