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腺病毒結膜炎拖2周未癒 女子視力受損、角膜水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30多歲林小姐感染結膜炎超過兩周,因紅眼久未痊癒、異物感與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現視力模糊,經詳細檢查,確診為傳染力極強的「腺病毒性結膜炎」,由於延誤就醫,病情已併發角膜炎與角膜水腫,導致視力明顯模糊。醫師提醒,別為求快速緩解紅腫自行購買含類固醇的眼藥水,使用不當反而造成新的併發症。 2025/10/31 16:44 生活 醫藥
非洲豬瘟爆羅生門!案場9月就有死豬、三聯單數字兜不攏 中市府急發聲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昨天(28日)下午舉行記者會,針對台中市梧棲案場的疫調報告提出多項質疑,包括案場從9月就出現豬隻死亡、死亡豬隻數量不符、案場清消未落實等質疑,要求台中市政府盡速釐清。對此台中市府昨天深夜緊急發布聲明澄清回應,指出9月未收到中央警示通報,直到本月15日才收到通報,21日豬隻採樣確診後,立即封鎖現場管制人員進出並進行清消,至於案場死亡豬隻與化製三聯單不符,目前檢調已介入調查,市府將全力配合追查釐清。 2025/10/29 09:37 生活 消費
非洲豬瘟|全台35場15天死亡通報 農業部:21場非病死、14場染其他病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中梧棲廚餘養豬場爆發全台首例非洲豬瘟,台中市府疫調報告強調10/10才開始有死亡豬隻,但農業部懷疑最早日期不是10/10,回抓9月資料,就有零星死亡隻數,但未達「異常死亡」通報指標,為此農業部10/25調降部分%數,而10/13起至10/27高風險期間,總計35場出現異常警示訊,其中14場大多是其他藍耳病(PRRS)、豬流行性下痢(PED)、放線桿菌胸膜肺炎(APP)等,與非洲豬瘟無關,另外21場非疾病死亡。 2025/10/28 17:52 生活
流感疫苗打氣史上最旺!首波接種450萬人 11/1開打第二波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11萬,較前一周下降15.6%,疾管署署長羅一鈞預估,11月中旬脫離第一波流感流行期,第二波於12月底升溫。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第一階段打氣史上最佳,預估10月底累計接種450萬人次,超越2020年,由於今年打氣非常旺,11月底將評估第二次追加採購。 2025/10/28 16:14 生活 醫藥
創業男乾癬爆發滿地屑!10年不穿短褲、4年不敢剪髮 醫:不具傳染性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55歲張先生因創業壓力大,30歲時乾癬發病,頭皮及手腳上紅斑、白屑顯而易見,令他長達15年不曾穿過短袖、脫帽面對人群,也因受過髮廊不友善對待或推銷抗屑產品,曾四年未剪髮。醫師澄清,乾癬是免疫疾病不具傳染性,抗屑產品僅能些微舒緩,用藥才能治本,別用深層清潔產品。 2025/10/28 15:45 生活 醫藥
王姓獸醫佐出境!驗出非洲豬瘟陽性就離境 中市府荒唐歷程全曝光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中梧棲養豬場確診非洲豬瘟首例後,台中市政府今天證實,原先對外公布的「王姓獸醫佐」已在驗出死亡豬隻是非洲豬瘟陽性反應公布後就出境,至今尚未入境。而台中市政府遭抨擊,在疫情爆發這段期間的防疫通報失靈、連串推託、荒唐歷程全曝光。 2025/10/28 15:22 政治
邊境攔截|Costco進口澳洲甜橙農藥超標 食藥署退運銷毀18公噸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好市多(Costco)進口澳洲甜橙被檢出農藥超標!衛福部食藥署今(28日)公布,這批產品被檢出農藥勃激素A3殘留,而這在柑桔類中為不得檢出,共1萬8000公斤在邊境全數退運或銷毀,同時也調高業者的抽驗比率;另有一批中國大陸輸入的中華絨螯蟹,則被檢出動物用藥,長期食用含有此類藥物殘留的水產品,恐導致體內出現抗藥性,增加日後治療感染的風險。 2025/10/28 10:46 生活 醫藥
非洲豬瘟案場消毒仍有2處檢出病毒 陳時中:違規移動遭撲殺不補償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中梧棲廚餘養豬場爆發全台首例非洲豬瘟,農業部長陳駿季昨(10/26)曝仍有許多待釐清,包含屠體檢查死亡與化製數量有落差,場內2位獸醫角色仍無法釐清,廚餘監控未落實,另外,案例場病毒株究竟來自何處?農業部仍待時間進行病毒序列解碼,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將於今(10/27)日下午4:30召開記者會,由政委陳時中、指揮官陳駿季部長主持。 2025/10/27 18:18 生活
台灣首例非洲豬瘟!王姓獸醫涉無照開藥送辦 被爆竟是藥廠業務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追查台灣首例非洲豬瘟,台中市府指出,調查案例場主與2名 獸醫合作,「王姓獸醫」為藥廠業務,無獸醫執業執照,涉無照開藥遭送辦;另一名特約獸醫師紀又銘發聲明,「未獲邀進豬場協助診治」,強調「目前除了這案例沒有其他陽性確診病例。同島一命!大家懇請專注在防堵疫情上。」 2025/10/27 08:15 生活
白袍高血壓別放任不管 3成追蹤3年變成「真高血壓」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白袍高血壓」是指在家量血壓正常,到醫院就自律神經緊張而血壓升高,醫師提醒,白袍高血壓患者約三分之一在追蹤2-3年後會變成「真高血壓」,因此需留意自身的血壓變化,而非放任不管,即便已有真高血壓,在家測量的數據可供醫師參考,避免過量用藥產生頭暈、無力等副作用,甚至跌倒受傷。 2025/10/26 10:3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