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開打2周接種人次破212萬 疾管署再買20萬劑「這廠牌」最多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今年流感疫苗打氣旺,衛福部疾管署統計,自10月1日開打以來,2周已接種約212萬人次,為去年同期的1.35倍,目前已增購20萬劑,包括國光8萬,以及東洋、賽諾菲、GSK各4萬;另外,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3萬7988人次,較前一周下降10.2%,可能因為連續假日部分醫療院所休診,導致就診人次微幅下降。 2025/10/14 14:33 生活 醫藥
7旬婦被控賣場推嬰兒車偷肉!稱「忘拿出結帳」 家中3度失火法官信了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76歲林姓老婦2023年8月間推著嬰兒車,到全聯新北市淡水中山店購物,結帳時將嬰兒車上層的幼兒奶粉、冬瓜茶、扁食、醬瓜等商品拿上櫃檯結完帳,轉身離開,但她還沒走出門口,店員看見嬰兒車下層有幾樣商品未結帳,將她攔下,是鯖魚、牛肉片、雞腿骨3樣商品,售價共620元,店長報警後,全聯控告林婦竊盜,法院一審判她拘役20日,得易科罰金2萬元。上訴後,林婦堅稱自己把容易滲水的商品放在嬰兒車下層,結帳時忘記拿上櫃檯,並稱近年自家3度發生火災,都是因為她煮東西忘記關火。高等法院依據林婦出示的廚房燒黑照片及消防隊出勤記錄,認為她確實可能因為記憶力衰退,忘記嬰兒車下層還有商品,高院因此改判林婦無罪確定。 2025/10/13 12:56 社會 法庭
相隔1年同一天!2男星都因肺腺癌逝 6症狀要警覺「以為只是感冒或氣喘」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男星顏正國與汪建民相隔一年的10月7日,年紀正值5字頭的壯年時期,都因汪建民逝世。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與營養師高敏敏指出,肺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很多人以為只是感冒或氣喘而忽略,點出肺腺癌6項常見症狀,若能提高警覺「第一期治癒率高達八成以上」。 2025/10/11 22:34 生活
顏正國肺腺癌逝!「2類飲食習慣」快戒掉 營養師揭研究示警:助癌細胞狂長擴散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藝人顏正國昨(7日)天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令演藝圈好友及影迷不捨。肺腺癌患者年輕化引起醫界注意,甚至不少病患不吸菸、無家族病史。營養師呂美寶表示,最新2025年3月《Nature Metabolism》權威期刊的一項研究,揭露「飲食」也可能是促進肺腺癌的幕後推手! 2025/10/08 17:40 生活 醫藥
消防署「人形蜈蚣」訓練出事!24歲男脊髓受傷跛腳消防員夢碎 判國賠486萬 【記者丁牧群、曾伯愷/台北報導】朱姓男子2018年考取消防員,隔年1月16日到消防署訓練中心接受為期3周的預備教育訓練,同月29日訓練時,教育區隊長、班長要求學員們列為縱隊實施「堆疊訓練」,每人將雙腿架在後方學員肩膀及背部,然後所有人以雙手撐起身體與地面平行,如同電影《人形蜈蚣》,但過程中朱男前方的學員體力不支,雙手撐不住而撲倒,整個人重量瞬間壓在朱男頭頸部,造成他頸椎椎間盤突出破裂、脊髓損傷成跛腳,無法當消防員,他控告消防署要求國家賠償660萬元,法官查出訓練計畫中並無這項危險性頗高的「堆疊訓練」,而是不成文的課外加強項目,高等法院今判消防署要賠朱男486萬餘元。 2025/10/08 15:15 社會 法庭
藝人顏正國汪建民同日期病逝!肺腺癌年輕化 醫提醒3族群定期篩檢 藝人顏正國10/7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讓不少人相當震驚。其實演藝圈前輩「鐵頭哥」汪建民,也才在去年10/7同樣因肺腺癌離世,享壽56歲,且汪建民是前年11月被診斷出肺腺癌第四期,短短不到一年癌細胞侵蝕全身骨頭病逝,讓家人十分悲痛。醫師提醒,近20年開始出現不抽菸的肺腺癌患者,不少是女性,並有年輕化趨勢,建議三危險族群應定期檢查。 2025/10/07 20:50 生活 醫藥
「挖土機超人」腳部感染敗血逝 疾管署示警6致命菌藏污水污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挖土機行老闆林鴻森第一時間前往花蓮光復鄉救災,左腳被刺傷腫脹,忍到第8天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時已昏迷,最終因感染引發敗血症造成多重器官衰竭過世。疾管署提醒,污水、污土常見創傷弧菌、腸炎弧菌、類鼻疽桿菌、鉤端螺旋體、產氣單孢菌、假單胞菌,都可能造成死亡。 2025/10/07 16:45 生活 醫藥
上周流感增16死!5歲童併發腦炎 發病到死亡僅10天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正處流感流行期,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3.5%,新增16例死亡,其中年紀最小的是南部5歲女童,從未接種疫苗,感染A型流感後併發腦炎,嚴重腦水腫,從發病到死亡僅10天。另一位中部40多歲女有肝臟病史,因A流重症,發病2周後因呼吸衰竭、急性肝腎衰竭死亡。 2025/10/07 15:54 生活 醫藥
不只花蓮災民!救災人員慎防創傷後壓力症 醫師提醒這些徵兆速就醫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23日爆發洪災,造成18人死亡、6人失聯、121人受傷,災民承受喪親、災變、財損、復原遙遙無期等負面情緒,恐易產生「創傷後壓力症」。輔大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君威提醒,不只災民,投入救災的軍警消、志工們,也因目睹慘況或遺體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若出現焦慮、失眠、情緒崩潰等徵狀,建議盡速尋求專業協助。 2025/09/30 18:34 生活
去年超過2.3萬國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醫揭一族群人數近年上升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2024年共有2萬3276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40-60歲男性,在最近五、六年有上升的趨勢,更有不少人不到40歲就倒下,一大風險因子就是抽煙,醫師指出,吸菸者本身發生心肌梗塞、心絞痛等心臟疾病的風險,比沒有吸菸者高出2-4倍,提醒有三高問題或家族病史的民眾,規律運動;定期檢測血壓、血脂與血糖;善用行動裝置監測心律;「最重要的是盡快戒菸」。 2025/09/29 16:4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