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一句話撫慰愛滋媽40年 老年女性感染者陷雙重困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累計愛滋感染者人數約4萬5000多人,儘管女性只占5%,卻常因為害怕被歧視而隱瞞病情,心理壓力無處釋放也錯失獲得醫療與社會資源的機會,進入中高齡後醫療與生活挑戰日益嚴峻。61歲的阿珍回憶40年前初次就醫時,醫師涂醒哲一句「就像感冒,吃藥慢慢就會好」讓她感念至今。 2025/09/13 19:51 生活 醫藥
陳菊因病休養9個月「自願放棄36萬月薪」 幫國庫入帳324萬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監察院長陳菊去年12月因流感住院,後續檢查發現腎臟腫瘤進行切除手術,不料,出院前夕發生腦血管阻塞,緊急手術處置,迄今請假休養9個月,監察院今表示,「院長請假迄今,每月薪資均自願放棄支領,月初即繳入國庫」,監察院確切收訖,每月以完整公文程序核備。 2025/09/10 15:01 政治 黨政要聞
公費醫計畫急轉彎「9校續辦招生150名」 挨批朝令夕改!石崇良親上火線 【記者賴昀岫、王良博/台北報導】原訂今年將結束的「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衛福部長石崇良9日受訪時證實會續辦,清大、中山及中興等3校學士後醫學系及義守大學各獲配30個名額、慈大10名、台大、陽明交大、成大和輔大則各有5個公費名額,總計150個名額。新一期計畫同樣規定,一般大學的公費生受完專科訓練要服務10年、學士後醫學系受訓後服務8年,不會佔1300個非公費招生名額。 2025/09/10 10:19 生活 醫藥
健保個別總額第二季預估點值出爐 石崇良:成效不錯、未見人球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健保今年起在六大分區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制度,除台北區在第二季上路外,其餘均為第一季上路。第二季預估點值近期出爐,經分階段折付後,全國各分區醫院點值達1點0.9741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點0.9456元。 2025/08/25 19:37 生活 醫藥
骨髓移植病床南北差十倍!病童等不及 數十億醫療計畫難阻悲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每年有數百名18歲以下需要骨髓移植病童,但目前全國病床數僅123床且集中於北部,高雄18歲以下人口數與台北差不多,骨髓移植病床比卻相差十倍。病童恩碩從高雄北上,等不及救命床便過世,立委質疑,第二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劃預計投入135.6億元,重難症預算18億元,盼協調資源不讓憾事重演。 2025/08/21 14:08 生活 醫藥
台幣升值「1元換5圓」爆出國潮 旅平險愛加碼這4國保障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2025年上半年新台幣升值影響,海外旅遊成為連假活動的首選,交通部統計,今年1至5月國人出國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11.8%。7月初台幣走強,日圓與韓元對台幣匯率雙創新低,還出現「一元換五圓」的日圓奇蹟,吸引更大量民眾換匯哈日。日本、韓國向來是獨旅或是團體旅遊的熱門國家,暑假即將進入尾聲,預期會有另一波出遊高峰期,許多保險公司也針對日、韓、美、加提高保障。 2025/08/18 12:02 財經 金融保險
高雄83歲翁唱歌比賽台上倒地不治!全場嚇壞 歌友嘆:燒肉粽歌王翻版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市今年8月舉辦「銀髮好聲音」,其中北區初賽8月12日在岡山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行時,83歲蘇姓老翁在台上演唱到一半,整個人突然後仰倒地,主辦單位人員立刻施以心肺復甦術,但送醫後仍不治。消息傳出後,網友說:「如同燒肉粽歌王郭金發猝死場景!」高市社會局說,已前往長輩家中向家屬表達慰問之意並致贈慰問金。 2025/08/14 13:59 社會
冷血肢解3婦棄屍!張介宗稱已器捐「沒殺人理由」 嗆法官:速審速決,不會上訴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分屍魔張介宗(73歲)涉嫌從去年底到今年2月,陸續勒斃黃姓大嫂等3名婦人,肢解後分批丟進前鎮運河與高雄港,檢方根據監視畫面、打撈起的3名被害人的頭顱、皮膚、屍塊等相關跡證,認定他涉嫌重大,5月28日依殺人、遺棄屍體等罪嫌起訴,求處3個死刑。高雄地方法院今天上午10時首度召開準備庭,張介宗於庭中拿出一張寫滿字的十行紙,念起講稿堅稱幾年前已同意器捐給高醫,沒有殺人理由,「我不會上訴,請速審速決,我死後請把屍體送高醫!」 2025/08/14 12:08 社會
大學分發放榜|再現「牙大全」 陽明牙醫分數超越成大醫學系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大學招生最後一個管道分發入學,今(13)日上午放榜。升學專家分析,分發入學仍有「牙大全」現象,許多牙醫系錄取分數都逼近醫學系,像是陽明交大醫學系門檻,就超越成大醫學系,高雄醫學大學的牙醫系分數,也跟同校醫學系相同,但是否形成趨勢,還有待觀察。 2025/08/13 14:18 生活
與父同行|院長之子繞路學醫「有不能犯錯壓力」 名醫父雞湯:把挫折當學習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兒童過敏免疫風濕權威、台灣兒少保護重要推手黃璟隆目前是土城醫院名譽院長,但院長父親的光環對兒子黃柏棣來說「不能犯錯的壓力遠大於助力」,因此在兒科與內科之間最後選擇了心臟內科。黃璟隆尊重孩子獨立有想法,即便兒子在人生道路上繞了遠路,寫信給予建議卻不強迫,因為他相信聰明的孩子會自己思考,人生經歷曲折才會豐富。 2025/08/10 13:28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