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長榮空服員猝逝引關注 石崇良揭MedLink用途、曝自己也曾被問過1事

出版時間:2025/10/13 16:46
生活 醫藥
賴昀岫 文章
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到立法院備詢時,被媒體詢問機上衛星醫療系統(MedLink)相關議題。葉志明攝 zoomin
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到立法院備詢時,被媒體詢問機上衛星醫療系統(MedLink)相關議題。葉志明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近期傳出一名長榮航空空服員在執飛期間身體極度不適,返程希望座艙長啟動機上衛星醫療系統(MedLink)卻遭拒,最終不幸過世。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該系統主要用於機上無醫療人員可即時協助時,透過地面遠距醫療提供諮詢,也可作為機長在高空評估是否折返或緊急降落的參考依據。

急診醫出身 石崇良揭醫師最常被問2問題

急診科醫師出身的石崇良說,據他了解,這是航空公司自行簽訂的機上遠距醫療服務。航程中若發生緊急醫療需求,通常會廣播尋找具醫護背景的乘客協助,他本人過去也曾多次遇過;若機上剛好沒有醫師或醫療人員,則可透過地面醫療團隊進行遠距諮詢,除了提供初步處理建議,也能讓機長判斷是否應就近降落或折返。

他指出,過去曾遇到的狀況中,醫師最常被問的就是「病人是否可以繼續飛行?」或「是否應尋求最近的機場落地?」衛星醫療系統就是把過去「看運氣」的臨時處置,轉化為有系統的合約服務,部分航空公司也採取類似做法,讓醫師事先登錄,方便即時支援。

石崇良說,衛星醫療系統就是把過去「看運氣」的臨時處置,轉化為有系統的合約服務。賴昀岫攝 zoomin
石崇良說,衛星醫療系統就是把過去「看運氣」的臨時處置,轉化為有系統的合約服務。賴昀岫攝

石崇良提到,國際文獻顯示,飛機上確實有一定比例會發生緊急醫療事件,因此航空公司才開始建立制度,以確保旅客安全並協助機長判斷,畢竟每一次緊急降落或折返的成本都相當高,也提醒旅客出發前應留意自身健康狀況。

他補充,目前飛機上都配有急救包(A、B箱),需由具醫療背景人員指導下才能開啟,因此遠距協助仍相當重要;類似機制在遠洋漁船上也有實施,透過與台灣醫院合作進行即時評估與意見提供。

另外,針對空服員工作常面臨睡眠困擾、仰賴褪黑激素等協助的狀況,石崇良說,褪黑激素在台灣仍屬醫師處方藥,許多人出國會代購使用,劑量差異與效果因人而異。若宣稱療效,就應納入藥品管理,否則只能作為食品,食品則不得宣稱療效。他表示,將請食藥署針對褪黑激素管理方式進一步研究,保障民眾用藥安全。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長榮空服員過世 # 空服員 # 石崇良 # Med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