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戴護腰易肌肉失能!5情況快就醫 可能感染、癌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長時間久坐、姿勢不良容易導致下背部痠痛,許多人會穿戴護腰,但護腰並非萬靈丹,除了醫師指示,不建議長期穿戴以免造成核心肌群功能下降,建議在疼痛加劇或從事可能引起疼痛的動作時才使用,休息時應取下並規律運動訓練腰部肌肉。如有發燒、下肢無力、嚴重疼痛、體重下降、大小便失禁應立即就醫。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科長林修德表示,護腰能對腰椎及腰部軟組織提供支撐和保護,特別是在急性腰痛發作、術後恢復期,或長時間搬提重物時,護腰就像是腰部的「靠山」。但護腰並非萬靈丹,除非醫師指示,不建議長期穿戴,建議在疼痛加劇或從事可能引起疼痛的動作時才使用。
常見需要使用護腰的情況,例如:腰椎退化、小面關節症候群、椎間盤突出或椎源性疼痛、肌肉拉傷。台北榮總復健科醫師林威廷指出,護腰使用應「因時制宜」,建議短期使用,若長期依賴護腰,可能導致核心肌群功能下降,除非是無法手術的長者為了提升生活品質,才長期使用護腰。
林威廷說,長時間勞務工作者因工作繁重,在工作時配戴護腰很合理,同時學習搬重物時用髖關節,而非一直彎腰。不要連睡覺都戴護腰,「靠腰依賴症」會造成肌肉失能,應該要運動訓練核心肌群,從事訓練核心肌群的運動時不用戴護腰,但如果是拿大重量訓練下肢肌群,可以戴護腰預防腰椎受傷。
出現發燒、下肢無力、嚴重疼痛VAS>7/10、體重下降、大小便失禁等情況應立即就醫,不應僅使用護腰。林威廷指出,椎間盤突出可能會痛,單純突出還好,萬一是椎間盤感染就會發燒,癌症骨轉移也會腰痛,並且體重下降,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通常代表突出壓迫得蠻嚴重,要積極手術介入。
護腰種類挑選,手術和嚴重突出應選擇硬式腰背支架,壓迫性骨折應選擇胸腰椎支架,一般下背痛、肌肉拉傷和輕度退化則選軟式腰帶。護腰怎麼穿戴才算合適的鬆緊度?林威廷說,以不影響呼吸且感覺舒適為原則,可以稍微半隻手掌插進護腰,但是無法整隻手進去,這樣就算適合的鬆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