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不想背黑鍋央行全說了 貸款不足非預售屋解約主因

財經 地產房市
2025/09/18 20:21
林巧雁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市場期盼央行響應行政院長卓榮泰呼籲房市「水龍頭開大一點」,央行今日仍堅定立場未鬆綁任何不動產政策,央行甚至強調,預售屋解約比例僅1.1%,而且其中大多是多屋族。

央行總裁楊金龍出席第3季理監事會會後記者會。梁建裕攝 zoomin
央行總裁楊金龍出席第3季理監事會會後記者會。梁建裕攝

66%買預售屋為多屋族

央行指出,根據內政部統計,2021年7月(開始實施預售屋實價登錄)至今年6月,預售屋簽約買賣案件解約共4418件,佔比僅1.1%。

解約案的買受人購買2戶以上預售屋者佔解約人數38%,購買1戶預售屋者名下已有其他房屋佔解約人數28%,顯示買預售屋的買主多是多屋族,名下無房屋的自用住宅者僅佔34%,多屋族佔66%。

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購屋者與建商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所列的貸款條件不屬於央行信用管制範圍,因此無部份人士建議已簽約預售屋解除信用管制或不溯及既往的情況。根據內政部預售屋買賣定型化企約,不可歸責於雙方導致貸款不足差額在30%以內,買方得分期清償,差額超過30%者,買方可解除契約,賣方不得收違約金。

央行總裁楊金龍。梁建裕攝 zoomin
央行總裁楊金龍。梁建裕攝

預售屋解約原因眾多

此外,央行觀察今年以來預售屋解約案件契約存續期間,簽約未滿1年解約者佔解約案44%,該類案件購屋者屬於房市交易熱絡期間購入,且受平均地權條例新制(2023年7月1日起簽約案件不得讓與或轉售)限制,只能解約提前退場。

央行指出,預售屋解約原因眾多,並非全因交屋貸款不足所致。根據內政部,預售屋消費糾紛原因眾多,包含買受人換戶、增購車位需先解約再訂新約、個人資金不足、工作地點變更等,並非全因交屋貸款不足所致。

建商消費糾紛以施工爭議最多

房地產消費糾紛則以施工相關議題為主,資金糾紛佔比不高,為5.97%。2020年以來,隨住宅預售建案增加,與建商有關的房地產消費糾紛件數至上半年也增至平均每季352件。

今年以來引發與建商有關的消費糾紛主因,以施工相關爭議最多,佔43.53%,其次為違反定型化契約規定佔6.12%,建商相關資金糾紛佔5.97%(含貸款不足問題)。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多屋族 # 央行 # 房市 # 不動產 # 預售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