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王信驊樂觀看營運! 董座林鴻明:今年是高速成長1年、未來幾年也是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大廠、也是台股股王信驊,董事長暨總經理林鴻明今(26日)表示,隨著通用型伺服器及AI伺服器BMC晶片出貨持續持穩,預料第4季營運會比第3季好。整體來看,今年是高速成長的一年,未來幾年也會是。

CSP業者持續擴大資本支出
林鴻明今應邀出席台灣產業創生平台所舉辦的2025台灣企業升級轉型論壇,並以「選擇專注:從技術利基走向無限賽局」為題進行演講。林鴻明表示,公司今年在AI伺服器及通用伺服器的營運都有成長,就產品比重來看,AI伺服器目前約占營收15%,通用伺服器約85%。
不過林鴻明也指出,目前對明年的能見度還不是很清楚,不過從目前各大CSP業者持續擴大資本支出的態勢來看,加上AI伺服器及通用伺服器其實是各司其職,AI伺服器負責處理雲端,至於終端運算及推論就是由通用伺服器處理,目前不管是AI伺服器及通用伺服器其實都有不錯的需求,因此明年營運也不看淡。
不會受到232條款影響
對於近期產業變化,像是NVIDIA(輝達)投資OpenAI,林鴻明則表示,樂觀其成,因為可以創造更多需求,預期未來AI推論的需求比重將會越來越高。
至於美國關稅部分,林鴻明也指出,伺服器目前是仍是屬於免稅的項目,因此現階段關稅沒有影響,且信驊的晶片並沒有直接輸往美國,所以也不會受到232條款影響。
與策略夥伴企業攜手合作成功推動市場滲透
回顧創業過程,林鴻明說,成功關鍵在於精準掌握產業浪潮,2004年時雲端運算尚未普及,但公司已預見市場趨勢,投入關鍵晶片研發。他認為,許多企業即使具備優秀人才及努力經營,若無法把握產業轉折點,成長空間有限。信驊正是透過前瞻佈局與專注技術創新,在雲端伺服器與ICT產業中穩步擴展,並與策略夥伴廣達等企業攜手合作,成功推動市場滲透。
至於公司市佔率能夠快速提升,林鴻明也說,除了技術領先外,也仰賴人才網絡的流動與策略合作,包括與廣達、Intel等國際大廠的合作,以及工程師跨企業流動帶來的市場擴散效益。此外,公司積極併購美國團隊並擴展海外客戶群,讓信驊BMC產品成功進入全球主要伺服器品牌供應鏈。
林鴻明也引用「無限賽局」理論,認為企業應聚焦產能、誠實溝通與充分授權,以維持競爭力和永續發展。他也期許信驊未來能夠在既有市場深耕,同時抓住新技術與新領域的機會,不斷創造更高市值與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