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假牙裝好依舊咬不爛、吞不下 陽明交大揭秘問題在大腦

生活 醫藥
2025/09/03 14:24
林芳如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老人家裝好假牙卻依舊咬不爛或者吞嚥困難,當心是大腦功能出狀況或肌肉量不足,陽明交大跨團隊歷經兩年研究,印證咀嚼和吞嚥功能分別連結不同腦區,前者跟認知功能相關,後者跟動作和節律性運動有關,因此咀嚼能力好未必吞嚥能力也好,反之亦然,若牙醫確認假牙沒問題,建議到高齡整合醫學科進一步評估。

咀嚼吞嚥與人腦心智功能存在密切關聯。陽交大提供 zoomin
咀嚼吞嚥與人腦心智功能存在密切關聯。陽交大提供

陽明交大牙醫學系與陽明交大磁振造影核心實驗室歷經兩年合作,最近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的兩篇研究論文,揭示了咀嚼與吞嚥這兩項每天重複的動作與腦部活動有關,再次印證咀嚼吞嚥與人腦心智功能存在密切關聯。

研究針對超過百位來自不同年齡層的健康成人,進行咀嚼與吞嚥測試,並搭配磁振造影掃描人腦神經網路。如果增加咀嚼難度,例如口內有較難咬碎的異物時,前額葉功能連結較強的年長者,有較好的咀嚼效能。

執行這項研究的陽明交大牙醫學系教授林嘉澍指出,前額葉是負責高階認知功能的腦區,這意味咀嚼功能不僅與缺牙程度有關,更與大腦認知功能息息相關,例如年長者裝上新假牙或吃特別難咬爛的食物,都仰賴腦功能活動去學習與適應,咬半天咬不爛可能不是牙齒問題,而是不知道如何吃東西,這就跟心智功能有關。

吞嚥功能則是另一條截然不同的神經路徑,與動作和節律性運動有關的腦區連結,良好吞嚥表現顯示出的是小腦與基底核的連結增強。與一般民眾認知相反的是,研究發現咀嚼能力好未必吞嚥能力也好。

以雙色軟糖測試咀嚼效能,左圖為咀嚼能力較好,右圖咀嚼較差。陽交大提供 zoomin
以雙色軟糖測試咀嚼效能,左圖為咀嚼能力較好,右圖咀嚼較差。陽交大提供

林嘉澍說明,很多吞嚥障礙的長輩,即便食物打碎他還是吞不下去,會嗆到咳,可能是肌肉問題,別以為吞嚥不需要力氣。研究也發現咀嚼與吞嚥都有良好表現的參與者,其上臂與小腿圍明顯較其他組別來得大,反映出肌肉狀態與良好咀嚼與吞嚥能力彼此互補,這代表能咬又能吞者,才是真正的健康指標。

「咀嚼功能跟吞嚥功能缺一不可」林嘉澍強調,這一系列的研究結果不僅強調口腔健康與全身系統健康的關聯性,更突顯出在牙科門診中,對年長者分別評估進行咀嚼與吞嚥能力測試的重要性。

林嘉澍表示,如果長者在牙科解決缺牙問題後,牙醫師確認假牙都沒問題,長者卻依舊長期咀嚼和吞嚥困難,家屬就要考慮其他系統性因素,建議去高齡整合醫學科或神經科門診接受進一步檢查和評估。

執行這項研究的陽交大牙醫系教授林嘉澍。陽交大提供 zoomin
執行這項研究的陽交大牙醫系教授林嘉澍。陽交大提供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陽明交大 # 咀嚼 # 吞嚥 # 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