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每天睡8小時還是累又常生病恐是「氣虛或脾腎雙虛」 中醫教4面向調理

生活 醫藥
2025/09/03 11:43
賴昀岫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中醫師指出,每天睡8小時還是覺得累,或者常常感冒、拉肚子、腰痠背痛等,在排除重大疾病的情況下,很可能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虛或脾腎雙虛,「疲勞不是意志不夠強,而是身體早已超負荷運轉」,建議可從4大面向著醜,包含中藥材調理、飲食食補、針灸與艾灸,還有生活調整。

中醫師指出,氣虛就像手機沒電,會導致疲倦、體力差、容易喘等症狀。圖非當事人,賴昀岫攝 zoomin
中醫師指出,氣虛就像手機沒電,會導致疲倦、體力差、容易喘等症狀。圖非當事人,賴昀岫攝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中醫:氣虛就像手機沒電 會導致疲倦、體力差、容易喘等症狀

開業中醫師凃錦祥表示,在中醫理論中,「氣」是人體運行的基本能量,負責推動血液流動、溫煦臟腑、保衛身體、固定津液,氣虛了就像手機沒電、電力不足,無法正常運作,導致疲倦、體力差、容易喘等症狀,不僅沒精神、免疫力也下降。

很多人每天睡八小時卻還是覺得累,早上剛起床就渾身沒力,下午開始腦袋渾沌、注意力渙散,或者時不時感冒、拉肚子、腰痠背痛。凃錦祥說,如果已排除重大疾病,但這些狀況依舊長期存在,很可能是中醫所說的「氣虛」與「脾腎雙虛」找上門。

長期熬夜、飲食失調、情緒壓力大 都會消耗氣血

凃錦祥指出,造成氣虛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有長期熬夜、過度勞累、飲食失調、情緒壓力大等,都會消耗氣血,導致人體運轉效率下降,常見的症狀表現包括,容易疲倦、提不起勁;說話有氣無力,聲音低弱;稍微活動就喘、易流汗;食慾差、腹脹、易腹瀉;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等。

凃錦祥強調,中醫重視整體觀,當疲勞狀況持續,氣虛又未及時調理,常會進一步影響到脾與腎兩大系統,「脾虛」會導致消化不良、疲倦、腹瀉、四肢無力;「腎虛」則會出現腰痠背痛、掉髮、夜尿多、怕冷、性功能下降等表現。

每天睡8小時還是累,可能是氣虛或脾腎雙虛。圖非當事人,賴昀岫攝 zoomin
每天睡8小時還是累,可能是氣虛或脾腎雙虛。圖非當事人,賴昀岫攝

脾腎雙虛調理:中藥調理x飲食食補

疲勞不是意志不夠強,而是身體早已超負荷運轉。凃錦祥說,與其總靠咖啡或提神飲料,勉強撐過每一天,不如回到身體的根本,透過中醫調理,補足氣血與腎精,從以下4大方面完成「脾腎雙虛」的調理。

一.中藥調理:常用補氣藥材如黃耆、黨參、白朮、茯苓,補腎藥材如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等。依體質選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右歸丸等方劑。

二.飲食食補:

1.氣虛:可選用山藥、紅棗、蓮子、黃耆燉雞、蓮子粥等

2.腎虛:適合黑豆、黑芝麻、核桃、杜仲羊肉湯等

3.忌食:避免生冷、冰品、油炸與辛辣,以保護脾胃功能

脾腎雙虛調理:針灸艾灸x生活調整

三.針灸與艾灸:常用穴位如足三里(補氣)、關元(補腎)、命門(強腰腎)、脾俞、腎俞等,可加強臟腑功能,提升體能。

四.生活調整:

1.作息規律:晚睡、過勞皆傷氣傷腎,建議晚上11點前入睡

2.情緒調節:壓力會耗氣傷神,適時放鬆、冥想或從事喜歡的活動

3.適度運動:如太極、八段錦、散步等,有助氣血循環

運動方面,凃錦祥補充,可做有氧運動,要特別注意進行有氧運動,前後要做暖身活動,柔軟體操與拉筋都是不錯的選擇,可先做五分鐘的熱身運動,再去做20-30分鐘的運動,時間的長短依照每個人不同,因人而異,以不超過身體負荷為基準。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中醫 # 氣虛 # 調理 # 腎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