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高!受惠半導體需求增長 科學園區上半年營業額2.74兆元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國科會今(24)日公布科學園區今年上半年營運情況,三大科學園區上半年營業額創新高,達2.74兆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6.74%。國科會分析,上半年全球高科技產業受惠AI應用加速,雲端服務與邊緣運算投資增長,半導體產業需求仍持續增長。

半導體需求仍持續增長
國科會旗下有竹科、中科及南科三個科學園區,國科會今天召開科學園區2025年上半年營運記者會。
針對科學園區營運情況,國科會表示,受惠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完整的供應鏈優勢,以及在先進技術開發與產能方面持續投入研發及提高產能利用率,科學園區上半年營業額創新高,達2.74兆元,較去年上半年成長26.74%。
其中,竹科0.82兆元,較去年上半年成長11.47%;中科0.54兆元,成長8.14%;南科1.38兆元,成長48.78%。
國科會分析,上半年全球高科技產業受惠於AI應用加速滲透,雲端服務與邊緣運算投資增長,半導體產業需求仍持續增長。

精密機械受惠AI應用需求
細看各產業在上半年科學園區的營業額,國科會說,積體電路產業受企業級解決方案與AI終端設備需求帶動,營業額成長34.33%;光電產業因在AI新產品需求推動,及廠商具備垂直整合及研發的優勢,還有完善產業鏈佈局,並受惠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面板拉貨效應,以及不斷電系統銷售大幅成長,營業額成長7.25%。
電腦及周邊產業因部分大廠將業務調整至其他區域,致營業額衰退28.58%;精密機械產業受惠於AI應用需求及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熱絡,帶動精密機械設備需求增加,以及自動化系統持續成長,營業額成長32.91%;生物技術產業受惠醫療器材產業逐步開拓國際市場,加上新藥行銷策略優化與全球市占率提升,營業額成長12.38%。

通訊產業生產外移東南亞國家
通訊產業因低軌衛星的發展雖持續增溫,但受地緣政治影響,廠商因應韌性供應鏈需求,去年下半年移轉生產配置至東南亞國家,導致營業額明顯衰退19.84%,由於衛星通訊產品外移的負面影響逐漸減弱,並有家庭連網產品逐步提升營收,另受惠AI熱潮推動雲端建設需求延續,產業需求增加,產業表現在下半年應可改善。

展望下半年,國科會認為,匯率、關稅政策及232條款措施等,仍為科學園區主要挑戰,同時應密切關注AI產業變化動態,慎防市場修正時,對出口動能及供應鏈穩定造成衝擊。整體而言,參考上半年營運趨勢與各大研究機構預測的經濟成長率,預估今年科學園區全年營業額,仍能穩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