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1年同一天!2男星都因肺腺癌逝 6症狀要警覺「以為只是感冒或氣喘」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男星顏正國與汪建民相隔一年的10月7日,年紀正值5字頭的壯年時期,都因汪建民逝世。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與營養師高敏敏指出,肺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很多人以為只是感冒或氣喘而忽略,點出肺腺癌6項常見症狀,若能提高警覺「第一期治癒率高達八成以上」。 2025/10/11 22:34 生活
白宮公布川普健檢結果 稱心臟年齡堪比65歲 白宮公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周五(10/10)健康檢查的結果,醫師指出他在健檢中被評估為「健康狀況極佳」,其中「心臟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約14歲。 2025/10/11 15:00 國際 寰宇要聞
川普宣布以哈達成停火協議 所有人質都將釋放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周三(10/8)宣布,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已達成協議,將釋放所有被扣押在加薩走廊的以色列人質,開啟和平進程的第一階段。 2025/10/09 08:16 國際 寰宇要聞
藝人顏正國汪建民同日期病逝!肺腺癌年輕化 醫提醒3族群定期篩檢 藝人顏正國10/7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讓不少人相當震驚。其實演藝圈前輩「鐵頭哥」汪建民,也才在去年10/7同樣因肺腺癌離世,享壽56歲,且汪建民是前年11月被診斷出肺腺癌第四期,短短不到一年癌細胞侵蝕全身骨頭病逝,讓家人十分悲痛。醫師提醒,近20年開始出現不抽菸的肺腺癌患者,不少是女性,並有年輕化趨勢,建議三危險族群應定期檢查。 2025/10/07 20:50 生活 醫藥
去年超過2.3萬國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醫揭一族群人數近年上升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2024年共有2萬3276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40-60歲男性,在最近五、六年有上升的趨勢,更有不少人不到40歲就倒下,一大風險因子就是抽煙,醫師指出,吸菸者本身發生心肌梗塞、心絞痛等心臟疾病的風險,比沒有吸菸者高出2-4倍,提醒有三高問題或家族病史的民眾,規律運動;定期檢測血壓、血脂與血糖;善用行動裝置監測心律;「最重要的是盡快戒菸」。 2025/09/29 16:47 生活 醫藥
洗熱水澡後不適當心!骨髓增生腫瘤病例倍增 嚴重致中風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64歲林先生原以為是年紀大容易疲倦想睡覺、體重減輕,結果健檢發現白血球高出正常值1倍,輾轉求醫最終確診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醫師指出,此病為骨髓增生性腫瘤的一種,隨著台灣人口老化,患者有增加趨勢,有些人直至心肌梗塞、中風才確診,較具特異性症狀如對溫度敏感,洗熱水澡後不舒服、天冷明顯肢體末梢麻木或頭痛。 2025/09/20 18:22 生活 醫藥
柯文哲臀部得HPV病毒!不是褥瘡 陳佩琪坦言用詞不夠精準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弊案,遭羈押1年後終於交保返家,他的太太陳佩琪日前透露,柯文哲臀部出現傷口,疑似是褥瘡傷口,但遭其他皮膚科醫生打臉,陳佩琪今坦言用詞不夠精準,但又爆料柯文哲感染HPV病毒,柯有摸到硬硬的一顆。 2025/09/20 11:51 政治 黨政要聞
飯後腹脹吃胃藥沒效!膽結石作怪 婦反覆高燒入院已嗜睡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一名年近六旬女性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近3個月來一吃完飯就脹氣、上腹悶痛,再度因腹痛、黃疸,伴隨深色尿液、反覆高燒及畏寒等症狀就醫,入院時已有嗜睡現象,經診斷為膽結石導致膽管阻塞,進而引發膽管炎。醫師提醒,膽囊炎易與其他疾病搞混,門診常見病人吃胃藥仍未緩解疼痛,胃鏡看來沒問題而延誤治療時機。 2025/09/12 11:14 生活 醫藥
台北市議員何孟樺長子宮肌瘤!急動手術開刀住院休養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議員何孟樺今(3)日突然自曝罹患子宮肌瘤,與醫師討論後最終決定透過手術根治,她坦言,經過再三思量,才暫時放下繁忙的議會與普渡行程,接受手術與休養,她也希望趁這段休養的時間,好好調整自己,讓身體恢復元氣。 2025/09/03 14:49 政治 首都風雲
旺宏揭示3大核心領域成果 投入5.9億元節能減碳、培育逾4萬科技人才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旺宏電子(2337)於最新出爐《2024年度永續報告書》中揭示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的卓越成效。其中在環境方面,投入5.9億元實施減碳與節能,溫室氣體減少2%,獲多項綠色環保與減碳獎項,並致力生態保育。社會責任方面,積極推動公益與員工健康,教育基金會培育逾4萬科技人才,員工公益參與度高,與社區共榮。公司治理重視創新研發,擁有逾9500件專利,產品通過多項國際認證並獲獎。 2025/09/03 08:38 財經 產業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