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女力創業2|許書綺切入打工平台創「Worky」 再跨足電商成立「覓樂」、「全球賣」

女力創業2|許書綺切入打工平台創「Worky」 再跨足電商成立「覓樂」、「全球賣」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唯數董事長許書綺因疫情觀察到餐飲業缺工問題,去年創辦「Worky」,主打AI媒合碎片化工作,打破傳統朝九晚五模式,提供靈活兼職機會,並以遊戲化信用評價機制提升工作者信任與動力。由於平台免面試、支持短時段工作,吸引大量年輕人及藍領,且缺席率低於1%。她未來計畫擴展至樂齡族群,挖掘潛在勞動力,並期望2年內達百萬會員;同時,她也創辦電商「覓樂」及跨境平台「全球賣」,以10年廣告經驗推動產品品質與市場拓展,致力打造可信賴的健康食品及國際銷售通路。
家事機器人NEO開賣!折衣服搬重物拿碗盤都行 62萬元台灣買得到

家事機器人NEO開賣!折衣服搬重物拿碗盤都行 62萬元台灣買得到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由挪威公司1X Technologies推出的Neo人形機器人,近日正式發布並開放銷售,官方介紹Neo機器人可執行澆花、拿碗盤、打掃吸地,甚至疊衣服等家務,還能舉起70公斤重量、攜帶最多20公斤重的物體,官方售價2萬美金(近台幣62萬元),且台灣也能下訂購買。不過若要這款機器人執行相對複雜、尚無法勝任的家務,前期須由人工操作遠端協助執行、讓機器人學習,此也衍生隱私權疑慮。
狠媽溺斃2幼女!崩潰痛哭揭婆媳問題引悲劇 檢不同情: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狠媽溺斃2幼女!崩潰痛哭揭婆媳問題引悲劇 檢不同情: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新北市新店區碧潭2024年7月2日發生8歲及10歲小姊妹溺斃案,兇手竟是她們的母親簡女,台北地檢署去年依最重可判死刑的故意殺害兒童罪起訴簡女,台北地院今首度開庭,上午庭訊時,簡女親口認罪,下午檢方詢問案發動機及過程,簡女表示因與公婆一起生活起摩擦,想搬出去,但丈夫總是說:「各自消化情緒、委屈。」並泣訴案發當天早上與丈夫吵架後,她質問公婆「你們把我當什麼人」,婆婆竟拿起手機錄影,她隨即情緒失控,帶2個女兒去碧潭牽女兒下水。檢察官問她先前接受偵訊時,是否說過「聽到2女兒吃水的咕嚕咕嚕聲」,簡女回答:「有,那是我的感覺。」並強調自己也有下水,不是站在岸上把女兒騙入潭中。
Figure AI執行長估人形機器人10年內在家庭普及 數量很快就跟人類一樣

Figure AI執行長估人形機器人10年內在家庭普及 數量很快就跟人類一樣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美國矽谷新創公司Figure AI主要研發人形機器人,其Figure 02去年亮相時,被稱為「地表最強AI人形機器人」。Figure AI創辦人暨執行長艾德考克(Brett Adcock)看好,人形機器人很快就會普及化,「不到10年,家裡有人形機器人協助完成『有效工作』的時代就會到來」,人形機器人數量可能很快就會跟人類一樣多。
東京爆「美洲蟑螂」橫行!餐廳1夜死150隻 專家揭可單性繁殖恐怖真相

東京爆「美洲蟑螂」橫行!餐廳1夜死150隻 專家揭可單性繁殖恐怖真相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日本東京鬧區近年「美洲蟑螂」橫行,由於雌蟑能單性生殖,超強繁殖能力使其迅速擴散,甚至有東京一間餐廳晚上打烊後噴灑藥劑,隔天清晨發現超過150隻大蟑螂屍體,景象令人頭皮發麻。對此,除蟲專家指出,美洲蟑螂獨特的生態環境使其對殺蟲劑具有抗藥性,對滅蟲員來說簡直是場噩夢。
有片|應曉薇重獲自由!雙手合十90度鞠躬 法院外群眾狂喊這句

有片|應曉薇重獲自由!雙手合十90度鞠躬 法院外群眾狂喊這句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因京華城案涉嫌收受沈慶京5250萬元賄賂,去年底被檢方起訴《貪污治罪條例》違背職務收賄、洗錢等罪,求刑16年6月,今獲北院裁定3000萬元交保,須戴電子腳鐶、持個案手機每日自拍,接受電子監控,並限制出境出海及住居。應曉薇從去年8月29日遭羈押禁見,是全案最早被收押的被告,期間於起訴後2度獲交保,短暫重獲自由,但今年1月2日她與柯文哲、沈慶京、李文宗等人同遭逆轉裁押,應曉薇前後關押計算至今已367天。京華城案昨開庭時,應曉薇自曝她被關押1年,每天在舍房內抓蟑螂放生。 應曉薇家人下午籌到3000萬元保金,她傍晚被提解到法院配戴電子腳鐶後,晚間7時許在家人陪同下離開,重獲自由。
米其林大廚專訪|吃廚餘到摘星!NOBUO主廚:這行業拯救我 17歲「沒錢吃東西」入行

米其林大廚專訪|吃廚餘到摘星!NOBUO主廚:這行業拯救我 17歲「沒錢吃東西」入行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隱身在台北泰安街巷弄內、由人氣名廚Nobu Lee開設的法式餐廳「NOBUO」,開幕短短8個月即榮獲2024台灣米其林指南一星殊榮,2025年8月19日公布米其林指南榜單,NOBUO再度獲選米其林一星餐廳。 《知新聞》2024年專訪到主廚Nobu Lee(李信男),出生在台灣的他,學生時期漂泊多國,待過日本、新加坡、紐西蘭等地,17歲那年會進入餐飲,純粹是因為「沒錢、想要有東西吃」,但這些最後都成了國際名廚的養分。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