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每3人就1人過重 胖童陷「開高走低」身高危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台兒少過重及肥胖率破3成,「小時候胖,長大常常更胖,還會讓孩子來不及長高」醫師表示,肥胖不僅導致性早熟,還會讓骨齡比實際年齡提前1至3歲,生長板提早關閉,長高的「高峰期」反而較短,看似身高先衝刺,卻在10歲後開始落後,最終錯失正常的成長高峰。 2025/09/16 19:53 生活 醫藥
我國雙酚A管理遠比歐盟寬鬆!曝露風險高 毒物專家教3招自保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雙酚A會影響生殖與內分泌系統,歐盟於2023年將雙酚A每日人體耐受量(TDI)加嚴2萬倍,去年底公告全面禁用雙酚A於食品接觸的產品,監察院調查,衛福部迄今未訂定雙酚A之TDI,對於食品包裝及容器之溶出限量標準也較歐盟寬鬆,建議滾動檢討。毒物科醫師提醒,別將罐頭直接開洞加熱、PC材質水壺別裝高溫或酸性飲料、接觸熱感應紙後務必洗手。 2025/09/13 18:28 生活 醫藥
9:30PM「蔡依林時區」太硬! 醫提醒睡對時間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44歲的天后蔡依林至今仍維持良好狀態,日前分享自己晚上9:30睡覺的「蔡依林時區」更引發網友熱議。家醫科醫師指出,晚睡會影響荷爾蒙與血糖穩定,但體脂過高、血糖異常、慢性發炎也會反過來破壞睡眠品質,其實不用硬逼自己達到那個狀態,只要能在晚上10點到11點間入睡,就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黃金時段。 2025/09/13 08:10 生活 醫藥
飯後腹脹吃胃藥沒效!膽結石作怪 婦反覆高燒入院已嗜睡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一名年近六旬女性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近3個月來一吃完飯就脹氣、上腹悶痛,再度因腹痛、黃疸,伴隨深色尿液、反覆高燒及畏寒等症狀就醫,入院時已有嗜睡現象,經診斷為膽結石導致膽管阻塞,進而引發膽管炎。醫師提醒,膽囊炎易與其他疾病搞混,門診常見病人吃胃藥仍未緩解疼痛,胃鏡看來沒問題而延誤治療時機。 2025/09/12 11:14 生活 醫藥
2035年每10名長者有1人失智 專家:40歲是預防黃金期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衛福部最新調查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已達近8%,且2035年有近10%的長者,可能與失智症共存。國衛院攜手各方,年底將發布首份《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呼籲40歲起即為失智預防黃金期,提出顧腰圍、控血糖、壓不衝、脂不高、腎要好等「護腦五守則」。 2025/09/10 16:20 生活 醫藥
減肥藥Wegovy母公司「大瘦身」重砍9千人 全力押注糖尿病與肥胖市場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減肥藥Wegovy(週纖達) 製造商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周三宣布將裁員約9000人,約相當全球總人力的11.5% 2025/09/10 14:32 財經 國際焦點
不是老了!50歲高階經理人靠一招甩中年危機 體力回春還加薪2成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男性更年期常見於40-55歲族群,典型症狀包含性慾減退、精神或體力下降、情緒低落、勃起功能變差、體重增加等。泌尿科醫師指出,除了性功能與精神狀態,荷爾蒙下降也會帶來外觀變化,例如腹部脂肪堆積、肌肉量減少,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女乳現象:除藥物治療外,規律運動、多攝取高蛋白,或補充富含鋅、硒、維生素 D 的食物,並保持愉快心情一樣重要。 2025/09/07 11:11 生活 醫藥
美研究:上廁所滑手機得痔風險高46% 5分鐘內為宜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許多人連上廁所都在滑手機,然而刊登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經常邊上廁所邊滑手機的人,得痔瘡的機率比其他人高46%。 2025/09/04 17:43 國際 寰宇要聞
45歲男腹脹三天未排便 無法進食竟是5公分大腸癌阻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45歲蘇先生沒有家族病史,向來健康的他日前卻長達三天無排氣、排便,腹脹無法進食到急診就醫。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一顆5公分大腫瘤完全阻塞腸道,醫療團隊高度懷疑大腸癌,但腸阻塞無法施行大腸鏡檢查,與病人討論後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周圍腸段及淋巴節,術後病理報告確定為大腸癌第三期且淋巴轉移,後續接受化學治療。 2025/09/03 11:01 生活 醫藥
350萬台人膝蓋卡關!王彩樺揭「跪妃」辛酸 醫:退化膝關節不用整組換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保庇天后」王彩樺分享,自己常需要透過綜藝摔製造效果,所以有「跪妃」的封號,有時也需要長時間穿高跟鞋,經年累月下來其實很傷膝蓋,並分享有位閨蜜因膝蓋疼痛而不愛出門,連日常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醫師指出,台灣約有350萬人受退化性膝關節炎之苦,卻有不少人怕痛而不願進一步治療,但其實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技術已相當成熟,可針對局部磨損、保留健康組織。 2025/09/02 19:11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