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今年輝達Blackwell出貨逾80% 研調點名富士康、美超微及廣達受惠

今年輝達Blackwell出貨逾80% 研調點名富士康、美超微及廣達受惠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近期整體server(伺服器)市場轉趨平穩,ODM均聚焦AI server發展,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第2季起已針對NVIDIA GB200 Rack、HGX B200等Blackwell新平台產品逐步放量,更新一代的B300、GB300系列則進入送樣驗證階段。因此,TrendForce預估今年Blackwell GPU將占NVIDIA高階GPU出貨比例80%以上。
記憶體模組新兵凌航今競拍 預計8/6以每股28元上市

記憶體模組新兵凌航今競拍 預計8/6以每股28元上市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記憶體解決方案的凌航科技(3135)配合上市前公開承銷,對外競價拍賣6,202張,競拍底價22.95元,最高投標張數825張,暫定承銷價28元。競拍時間為7月22日至24日,7月28日開標;7月25日至29日辦理公開申購,7月31日抽籤,暫定8月6日掛牌。凌航2024年公司營收55.08億元,每股純益2.37元,年增逾8成,2025年上半年營收31.63億元,年增29.94%。
二代接班|正崴郭守富要靠機器狗立戰功 擠不上電子五哥也不能被超越

二代接班|正崴郭守富要靠機器狗立戰功 擠不上電子五哥也不能被超越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大企業接班議題向來都備受外界關注,正崴集團董事長郭台強長子郭守富,以8年級之姿,不僅擔任正崴集團董事長特助,同時還是星科國際 SYNC ROBOTIC、Luminys Systems Corp.董事長暨Ubilink.AI 執行董事,日前更獨挑大樑,以集團新創公司星科國際董事長身分,親自主持集團首項AI產品「巡檢機器狗」發表會,從產品介紹到接受媒體訪問,全場不假他人,展現大將之風,未來被看好具有接班潛力。
記憶體添新兵 利基型廠凌航預計8月上旬掛牌上市

記憶體添新兵 利基型廠凌航預計8月上旬掛牌上市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受惠於電競與AI雙輪驅動,凌航搶攻記憶體利基市場專注於記憶體解決方案的凌航科技(3135)將於15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該公司主要業務為記憶體及儲存裝置的全方位設計與製造,營運橫跨品牌經營、ODM代工與國際系統整合市場,並聚焦超頻電競與工控利基市場,預計8月上旬正式上市,承銷價暫定30元。
NAND Flash本季合約價季增5~10% 手機需求弱抑制eMMC、UFS漲幅

NAND Flash本季合約價季增5~10% 手機需求弱抑制eMMC、UFS漲幅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NAND Flash市場歷經2025年上半年的減產與庫存去化,供需失衡情況已明顯改善。隨著原廠轉移產能至高毛利產品,市場流通供給量縮減。需求面則有企業加碼AI投資,和NVIDIA新一代Blackwell晶片大量出貨支撐。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展望第3季NAND Flash價格走勢,預估平均合約價將季增5%至10%,但eMMC、UFS產品因智慧手機下半年展望不明,漲幅較低。
新舊世代DRAM交替 本季合約價走勢分化、消費型 DDR4將季增逾40%

新舊世代DRAM交替 本季合約價走勢分化、消費型 DDR4將季增逾40%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由於3大DRAM原廠將產能轉向高階產品,並陸續宣布PC、server用DDR4和Mobile用LPDDR4X進入產品生命週期末期(EOL),引發市場對舊世代產品積極備貨,加諸傳統旺季備貨動能,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將推升2025年第3季一般型DRAM(conventional DRAM)價格季增10%至15%,若加計HBM,整體DRAM漲幅將季增15%至20%。
南亞科6月營收創35個月新高 10日法說會釋出Q3展望受關注

南亞科6月營收創35個月新高 10日法說會釋出Q3展望受關注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記憶體市況在DDR4供不應求激勵下,現貨和合約價同步上漲,也帶動記憶體族群業績看俏。其中,南亞科(2408)6月營收不僅突破40億元大關來到40.74億元,月增22.23%、年增21.14%,並創35個月來新高。法人指出,由於DDR4現貨價在第2季持續上漲,有利第3季後合約價同步上揚,南亞科第2季及第3季有機會轉虧為盈,預計10日法說會將進一步針對展望有更清楚的看法。
林百里次子拚創投1〡林宇輝創立MESH聚達創投 投資案例已達24家

林百里次子拚創投1〡林宇輝創立MESH聚達創投 投資案例已達24家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由代工大廠廣達(2382)董事長次子林宇輝創辦的MESH聚達創投集團今(30日)舉辦「聚焦電子創新、引領科技通達」論壇。MESH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林宇輝表示,台灣在電子製造領域擁有全球最完整且具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這也代表我們得以提供技術落地與進入量產的闕鍵能力,而我們也一直以來都看好硬體創新與台灣供應鏈結合的強大優勢。
載入更多